耀州窑艺术特色

宋 耀州窑青瓷刻花碗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藏

耀州窑是宋代北方最重要的青瓷,相较于南方的龙泉青瓷,北方人喜欢的东西,不仅仅是它的绿颜色重一点,深一点,而是将北方人的性格——深沉,厚重,朴实糅合了进去。

耀州窑艺术特色

宋 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花式碗故宫博物院藏

只要对比龙泉青瓷的“绿”,就会感受到龙泉青瓷的“绿”,接近于一种“翡翠之绿”,像“杨柳新叶”,呈现的是一种柔美莹润的釉质,这也更接近于南方人的人杰地灵,天性柔软。

耀州窑艺术特色

龙泉青宋韵青瓷小花插观复博物馆出品

地域与文化背景的不同,造就了耀州窑的“绿”是更加苍劲的“老绿”。耀州窑的纹饰同样体现了浓郁的北方风格。陕西人和山西人都爱吃刀削面,这刀削面的刀法遗传到瓷器上,就演变为了动刀刻花。

耀州窑艺术特色

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故宫博物院藏

所以耀州窑上的纹饰,大部分是“刀刀见泥”刻出来的,入刀角度是斜的,一刀下去,必定见泥。就跟削面片的角度一样,并不是简单的划出来的。

耀州窑的窑址发现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陕西铜川黄堡镇发现。铜川地处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南缘交接地带,境内沟壑纵横。铜川旧称同官,宋时属耀州,故称耀州窑。铜川制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北宋熙宁年间,耀州窑烧造技术达到了最高峰。宋代耀州窑的刻花、划花、印花,以犀利、圆活、流畅、自然的纹饰线条见长。其中,牡丹花可以作为一种代表纹饰,彰显了耀州窑奔放的艺术感染力。

耀州窑艺术特色

北宋 耀州窑刻花缠枝牡丹梅瓶上海博物馆藏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耀州窑艺术特色

唐朝时候,牡丹栽培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贵族妇人出行,头上都愿意别一朵醒目的牡丹花,充分说明了唐代妇女内心开放的情感色彩。

牡丹由此在北方地区给文人、手艺人、陶瓷工匠留下了极其强烈的文化印象。

耀州窑艺术特色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瓶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藏北宋耀州窑青釉刻牡丹花瓶,刻工刀锋犀利,斜刀深刻,牡丹花繁而不乱,花冠丰满,俯仰结合。作为耀州窑的主打商品,牡丹纹是主要的代表纹饰。牡丹纹的雕工经过一代代工匠言传身教,民间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民间艺人的创作方法,不拘泥于客观的现实,正因为此才有了像耀州窑这样出类拔萃的民窑贡瓷。

耀州窑艺术特色

耀州窑艺术特色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