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
第二批“双减”工作典型案例
常州市博爱小学
创新“魔方式”作业
榜上有名!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义务教育“双减”文件精神,进一步总结推广各地各校义务教育“双减”工作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省教育厅组织遴选了第二批“双减”工作30个典型案例。
一起来看看这所学校的
经验和做法吧!
“双减”政策实施一年以来,常州市博爱小学不断进行教育赋能的新探索,以“减负增效”为根本出发点,用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用“魔方式”作业设计为学生发展赋能,用迭代课程资源的课后服务涵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提升学生在校生活的学习幸福指数,让校园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在作业设计方面,学校依托“学习社区”省前瞻性项目,从教学视角转向课程视角,重新定位作业的功能和价值,积极打造“魔方式”作业。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学校结合校情制定了“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学校作业公示制度”“学科作业批改规范”等相关制度,促进教师找准“魔方式”作业中心块,从作业设计和作业实施两方面出发,对学校、教师各层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采用“纵横双向多线管理”,提升作业管理能级,形成高效运作闭环。
■■■■■
具体实施过程中,各学科教研组借助“三维度+六要求”,探索并不断完善符合“魔方式”作业特色的作业标准框架,形成学科作业指南和学科建议,为教师提供基本抓手。并通过“四强”:强师兴源,调基础性作业;强研创新,设多元化作业;强学并融,现立体式作业;强质优享,建校本资源库,使得作业减“量”的同时关注提“质”,丰富“魔方式”作业组合块,让作业具有魔方“创意无限、自主个体、立体跨界”的特点,提升学生作业兴趣和作业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在打造“魔方式”作业的过程中,听从学生、家长心声,不断改进、不断更新、不断满足社会、家长、学生的需求,提升“魔方式”作业的速效比。
相关精彩内容:
唯改革者强,唯创新者进。立足新时代,常州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综合实验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展素质教育,焕发改革激情、激荡澎湃动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常有优学”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和更具活力的基础教育踏出一条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