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项目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你一般怎么处理的?

你们的变更、问题、风险都有记录吗?

……

这些问题考察的内容一方面是候选人对于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一方面也是考察候选人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主观能动性和悟性。

回答误区

误区1:问题和风险由团队成员自发暴露

这个回答不能说是错,毕竟很多事确实要靠产品、研发、测试自己说出来,但如果只靠别人暴露、只听别人说,那么一方面会显得候选人缺乏思考,对项目的理解度以及深入度都不够,另一方面也会显得不够专业,对于项目的整体把控不够、经验不足,才会无法预判或提前识别和避免。

很多时候,是需要PM在别人乐观的时候悲观一点,尽可能多想点预案防止意外的发生;也需要在别人悲观的时候乐观一点,积极地寻找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打破僵局。

误区2:我们变更少,一般不太会有或者多数可以拒绝

其实这个回答也没错,但是和面试官的初衷相悖,面试官既然问了,其实是想知道你对变更的看法,你准备怎么管控变更,你直接回答我们没有变更,确实“完美”避开了问题,也完美避开了面试官给你的分……太耿直容易噎死人。

诚实表达自己的现状没有问题,但要加上自己的思考,现状不一定是正确的,有可能只是现实之下的无奈之举,但你的意识要正确,并且要表达出你的想法,让面试官看到你的深度思考。

误区3:绕圈子——问“风险”答管理,问“变更”答机制

似是而非的回答,在面试中很常见,可能是由于候选人太紧张,也可能是候选人觉得自己没有接触过又担心面试官以为自己不懂,所以就乱回答。但无论哪一种,感觉都不太好。

所以不要自作聪明,如果对于问题不理解或者一时间卡壳,可以直接问一下面试官是不是想问xxx来为自己争取一点思考的时间,或者自己解读一下面试官的问题,和面试官说明自己需要思考1分钟,这其实是非常合理的,没有人规定一定要立刻马上给出完美答案。

这一段我就不说详细例子了,给大家分享几个比较好的回答。

“我们的变更不是非常多,但是我们也有比较严格的变更管控流程,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我们会申请特批或者在评估可行的情况下先变再补。”

“对于风险和问题,我有2个途径获取,1是站例会,已经养成了大家主动暴露的习惯,平时遇到问题也会第一时间透明出来;2是我自己发现,我和团队是紧密合作的,对于整个项目的情况也是最了解的,会在平时的沟通中识别出一些大家没有想到的事。”

“对于变更我们有邮件审批记录,问题和风险暂时没有工具可以记录,但我会用excel(或者可以说:我考虑过尝试用工具来记录,但是暂时因为项目太忙没有时间实施)。因为这样便于后期的数据复盘。”

04、你遇到的最难/印象最深/最有特色的项目/人/事,说说你怎么处理对待的

这类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候选人待人处事的方式与原则,以及对于不同人的看法和应对能力,同时也是考察候选人的心态是否合适做PM。

大家都知道,PM压力很大,来自各方的沟通协调,需要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可硬可软,可甜可盐,可凶可柔,真不是一般心态能适应的。

回答误区

误区1:反应不及时,随便挑了一个项目或人来说

这个问题有时候会让候选人措手不及。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平时不太思考总结,事情过了就过了,也可能是确实没遇到,于是就随便挑了一个闪进脑海的人/事来讲,最后只能说平淡无奇,面试官完全不知道你想表达出什么。

这类问题比较好的回答要体现两个方面:

1)你遇到的人/事确实有特殊性。比方说项目大成本少、资源紧缺、时间很紧、项目干系人混乱没想法等等。

2)这些人/事最终使你有突破,有成长,有收获。

误区2: 纯抱怨,没思考没解决方案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般当别人问你什么事印象最深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痛苦的事。所以很容易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就把特别惨的项目经历拿出来说,说了一堆的不容易,一堆的苦。

这些内容说的时候确实能引起面试官的兴趣,一方面,面试官多数是有相同的经历,和你产生了共鸣,一方面也想趁此机会考察你应对恶劣环境的能力。如果你光说了困难,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案都没有,可想而知面试官的心情。

误区3:过于强调个人,忽略团体

个人的价值很重要,但团队的价值也很重要,做项目是一个合作共赢的事,尤其是有特色、难度大、印象深的大项目,协作的重要性没有争议。

而PM作为串联者,充分发挥团队协作力,最终达成目标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成就自己是高级,成就自己的同时成就团队,是顶级。

优质案例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客户,非常挑剔,在和他沟通需求的过程中,他几乎一天三个想法,我当时刚接手这个项目,对于产品也不是了解的非常透彻,虽然在我努力的沟通之下,顺利和他达成了合作,但也在好几次的需求协商中,差点被为难到,所以我印象很深刻。

为了能够深入了解产品,给客户寻找到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我周末加班通宵,把产品文档吃透,团队的技术leader也帮助我讲解了整个产品的演变过程,多次与团队小伙伴一起讨论,最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找到了让客户满意的方案。

05、对于今后的团队和老板,有什么期待吗

历来,老板与员工就是一对矛盾体,不同的角色赋予了他们很多的交集与冲突。而员工与员工之间,也是颇多争议,但不管怎么说,良好的团队氛围,一种良性的竞争体系,对团队的每个成员来说,都应该是喜闻乐见的。

回答误区

误区1: 没什么要求

这个回答就和面试官问“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你说“没有”是一样的“耿直”……这个问题主要是考察候选人对于自我成长及外部依赖的理解与定位,以及候选人的心性是否通透,了解职场的一些无奈,却又保持着积极正向的心态。

所以不要说没要求,也不要提实现不了的要求,只要表达一下希望能够和同事相处融洽,共同进步,希望领导能给予一定的支持,多沟通,就是一个高情商的答案了。

很多时候面试不仅是考技能,更多的是考做人。

误区2:拿之前的领导或团队做对比

有些候选人会说自己以前遇到的团队和领导是什么样,有多不好,所以希望新团队、新领导能怎么样…这个回答在很多面试官这里都会减分。多数的面试官会觉得你不够成熟、太计较,同时,存在一种可能,会让你现场翻车——就是新团队、新老板也存在你说的旧公司的问题。。。很多时候,非常容易多说,多错。

如果真遇到翻车现场,其实应该庆幸,起码自己没有再跳坑。但我仍旧建议,可以通过最后的询问面试官来发现是否合适新公司,而不是让自己翻车来发现。

误区3: 纠结,左右摇摆

面试官问对今后的团队和老板有什么期待,你开头先说了一两个要求,说完后觉得不太对,又说“其实也没什么要求,能有就好,没有也不强求”。看似很佛系随缘,求生欲也挺强的,但实际上,却暴露了候选人摇摆不定的性格特征。

心性是一个人最本质的东西,犹豫不定,左右逢源,往往的结果容易一场空。

优质案例

我没有特别的想过去要求什么,但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团队是非常积极向上的,大家在良好的氛围中才能一起进步。领导作为团队的标杆和引领者,能够更多的为我们指明方向。

我期待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大家都很有冲劲,我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更快的成长起来。希望领导是一个正直公正的人,能给团队做正向的榜样。

可能有人会说,就是拣好听的说呗。说实话,一般没有人不喜欢听好话,但是拍马屁也是要有水平的,怎么让人听着舒服又不过于夸大,同时也不会觉得自己假、自我唾弃,这是个很大的学问。不然大家学的啥PMP呢~

06、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经典结尾题来了,大家看到现在也应该非常清楚了,千万不要说没问题,如果在面试过程中已经都讨论过了,确实没问题,也要稍微意思两句。

比方说“刚才的沟通中,我想了解的内容已经非常清楚了,暂时没有其他想问的”或者“关于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以及您的要求都非常清楚了,我非常期待能成为贵公司的一员”。

这里就不说误区了,直接给大家一些答案建议吧:

1.业务面试官不要问薪资或加班这些问题,真的忍不住想问可以看一下最下面的面试小技巧

2.尽量问一些正向的问题,比方说团队的规模、结构、定位,负责的范围等

3.可以问一下面试官对于这个岗位的要求和期待是什么。

4.我个人不太建议直接问面试结果,很突兀,也会比较尴尬,如果你实在想问,也看最下面的技巧吧。

面试小技巧:

1.不要直接问加班多不多。可以问“团队平时如果很辛苦,下班后会组织什么自我娱乐和放松的活动吗?”

2.不要问周末加不加班,可以问“如果周末想请教同事一些问题,方便联系吗?”

3.薪资福利可以等到业务面试通过后再和hr谈,否则除了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外没有其他用处。

4.尽量不要直接现场问面试结果,如果一定想知道,可以问问面试官对你的印象或者有没有建议给你。

面试的套路也是做人的套路,不用违心,但也要适当圆滑,大家生存在这个世道大多不易,互相体谅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