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没有沉浸式阅读体验,极其碎片的阅读完《草木有趣》,这是一本跟着节气 ,可以读一整年的书。

《草木有趣: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作 者:殷若衿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作者按照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介绍了对应的花、木、时令美食,倡导遵从大自然规律生活,用节气文化来传承民俗生活智慧和美好。每个节气作者都有信手拈来的诗词和生活体验。

摘抄为主,加上自己一点点的生活体会。

**立春

~梅花 自古以来画家都追求“横、斜、疏、瘦”的意趣。最熟知的诗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菜薹 我们这土话是菜尖,家里自第一波上桌开始,黄金十天食用期,餐餐饭桌有它 ,清甜软糯的口感,总也吃不厌。

**雨水

~兰花 之前一直对赏兰这事好奇,兰花的魅力究竟在哪?原来兰花是典型东方审美的花卉,花枝纤细绵长,花朵不艳不浓,最得东方美学意境。

~荠菜 野荠菜是格外鲜香 ,老妈必定会摘满一小筐,包上一顿荠菜肉馅馄饨,是每个春天必做的事。

**惊蛰

~杏花 作者一口气写了好些关于杏花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可见作者文学功底深厚,猜一定也是飞花令的高手。

~春笋 我家老房子后正好有一处迷你竹园,爸爸会在清晨用小凿子撬出一整个, 妈妈常用一份油焖笋俘获我们的胃。

~杨柳 记忆里是只要周末晴好,便会去走一走市区环城河畔,那有一排高大的柳树冒牙尖 ,那色彩从黄绿,嫩绿,鲜绿 ,深绿,是一幕幕视觉盛宴。紧接着,是粉樱登场,夜晚在灯光和方塔衬托下,每一帧都是壁纸。

**春分

~辛夷 比较陌生,被科普到。辛夷和玉兰都是木兰科,作者介绍现辛夷多指紫玉兰,为六朵花瓣,花瓣较短;而玉兰(白玉兰),为九朵花瓣,花瓣较长。

~香椿 原本爷爷家屋后就有好多株,每到春天就会萌出红绿纹理清晰的芽头,头一茬一般不舍得吃 。爸爸趁着清晨去采摘,然后拿到菜场或者茶室去卖个好价钱 ,第二波的时候,就是自家吃了,常常是香椿炒鸡蛋 或者凉拌香椿。

**清明

~桃花 梅、杏、梨、樱、桃,并存最美春花。作者说桃花宜与竹子为伍,耳熟能详的一句便是“竹外桃花三两枝。”

~碧螺春 喜爱喝茶之人,都在等待清明前的碧螺春。而我们这边虞山也是种植很多茶树上 周末如果去爬山,偶尔也能看到茶农采茶情景。

~青团 还是喜欢传统的豆沙口味,作者介绍了不同地方不同的原材料制作青团。浙江那边是鼠曲草和艾草 ,苏州这边是浆麦草汁。从文字中,感受到了一个小小的清明果,一方新鲜食材带来一方味觉体验,一方水土造就一方口味。

**谷雨

~牡丹 关于牡丹,作者讲述了唐代李隆基被牡丹迷得神魂颠倒的故事;想起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香,花开时节动京城”;林语堂有一部小说叫,红牡丹》。读到这里我再次感叹生活的小城真的是江南福地,我们这有一片有名的牡丹园,也是周末踏足的必选之一。

~蔷薇 盛开在晚春和初夏之交 ,常常爬在院墙之上,成为那轻慢摇曳的花墙。

刺嫩芽 这对于我是个新鲜词。作者说可以食用,经典的是油煎刺嫩芽和刺嫩芽蘸酱。

**立夏

~芍药 都说牡丹是花王,芍药是花相。牡丹是那种开的热烈而灼目,而芍药有种安静处的柔媚,他们都属芍药科 ,怎么区分呢?作者说:牡丹是木本、长得高、谷雨开花、单株为主;芍药是草本、长得矮、立夏开花 、成簇。

~青梅

~樱桃

以下内容跟着节气重读再体会啦

**小满:琵琶、荔枝、水蜜桃

**芒种:榴花、栀子、艾草

**夏至:萱草、杨梅、白兰花、

**小暑:茉莉、薄荷、菇茑

**大暑:荷花、西瓜、酸梅汤

**立秋:葡萄、黄瓜

**处暑: 玉米、凤仙花

**白露:牵牛、山核桃、鸡头米

**秋分:桂花、秋梨膏

**寒露:板栗、石榴、山楂

**霜降:菊花、柿子、橘子

**立冬:香菇、南天竹

**小雪:萝卜、米酒

**大雪:山茶、荸荠

**冬至:腊梅、白菜

**小寒:松、佛手

**大寒:水仙、冻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