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100个实用问答

一、环评编制篇

二、环评审批篇

三、公众参与篇

四、重大变动篇

五、登记备案篇

一、环评编制篇(共23问)

1.什么是建设项目?

答:目前,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并未对建设项目的定义作出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的内涵应作广义理解。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建设项目,是指在开发建设、运营和退役过程中,人类活动导致环境要素发生变化(包括有利和不利)的开发建设工程。建设项目包罗万象,大到投资上百亿元、上千亿元的水电站、核电站、高铁,小到投资数万元的餐饮以及一般社区服务项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改解读与释义》P064

2.建设项目性质分为哪几类?

答:按照建设性质划分,可分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改建项目,指为了提高生产运行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对原有的设备、设施、工程进行改造的项目,包括不增加生产运行规模的辅助设施建设。扩建项目,指为了扩大生产运行规模,而建设设备、设施、工程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指对现有项目的技术、流程、工艺、原料进行升级换代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也属于广义的改建项目,但通常所说的改建项目偏重于硬件设施的改造,而技术改造项目偏重于软件配备的更新。这三类项目的共同点是原有项目的主要用途、性能未发生改变,如果主要用途、性能改变,则属于新建项目。对于迁建、重建项目,应按照其具体情况,分别纳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进行管理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释义》P034

3.什么是环境保护目标?如何规范识别环境保护目标?

答:环境保护目标是指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区及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在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应当依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附图并列表说明评价范围内各环境要素涉及的环境敏感区、需要特殊保护对象的名称、功能、与建设项目的位置关系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等。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4.什么是环境敏感区?

答:环境敏感区,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主要包括:(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公园、天然林等;(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释义》P066

5.建设项目环评类别有哪些?

答: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一)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

(二)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三)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六条

6.如何判断建设项目环评类别?涉及多个行业的如何确定项目环评类别?

答:一般来讲,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所在的地点、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以及所属的行业密切相关;同时,建设项目所处环境的敏感性质和敏感程度也是确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类别的重要依据。

建设内容涉及名录中两个及以上项目类别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照其中单项等级最高的确定。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第四条

7.环评文件具体包括什么内容?是否有规范的格式文本?

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7方面的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五)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六)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为深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革,优化和规范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性,生态环境部修订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及格式。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点将报告表分为污染影响类和生态影响类,配套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详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十七条

8.建设项目的概况应当包括什么内容?

答: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环保工程、储运工程以及依托工程等。以污染影响为主的建设项目应明确项目组成、建设地点、原辅料、生产工艺、主要生产 设备、产品(包括主产品和副产品)方案、平面布置、建设周期、总投资及环境保护投资等。

改扩建及异地搬迁建设项目还应包括现有工程的基本情况、污染物排放及达标情况、存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拟采取的整改方案等内容。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