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1.6千

阅读时间|6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1.0%绝境下的推理

枫桥经验观后感怎么写_枫桥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或经验教训

一、0%绝境下的推理

【2020725联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主要针对的是:

(A)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B)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

(C)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D)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考生不了解什么是「枫桥经验」?不好意思,本文没有给出任何「枫桥经验」的信息提示,当头就是一棒!

这里的解题过程是从0%→100%的强行推理,过程极为痛苦,但做对后的成就感极强!请先不要看答案,看看能否在一无所知的前提下,通过纯粹的推理来找到正确结论?

枫桥经验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或经验教训_枫桥经验观后感怎么写

「枫桥经验」主要针对的是:

(A)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

(B)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

(C)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D)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正确率59%,易错项C

本题正确率不足59%,说明不少考生根本不知道「枫桥经验」为何物。这道题的题干看似干燥机械,但字眼中隐藏着重要内容,核心就是「新时代」和「枫桥经验」两个词。

线索一:「新时代」和「XX经验」对应的时代

根据「新时代」的表述可知,「枫桥经验」必然是发生在建党之后、数十年之前的对应地区的工作经验总结。

如果发生在建党之前,那么就不会称作「经验」;因为有了「新时代」,所以必然有「原来时代的XX经验」,那么距离现在至少应当有较长的时间,最少也应有十五、二十年。

线索二:「枫桥」的含义

结合著名唐诗《枫桥夜泊》可知,「枫桥」是一个名词,可能指一座桥,也可能指该桥所在的一个地理区域,总的来说是一个地名。

由此可确定,「枫桥经验」应当是数十年前就广泛存在,现在依然非常重要,且和「国家治理」密切相关的地方经验。

分析选项:

A「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暂时保留。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从建国至今都非常被重视的大事。据此推断,可能在几十年前存在一个「枫桥经验」,现在依然可以在新形势下帮助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保留。

B「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明显错误。

中国在过去曾经实施了「知青上山下乡」「毕业包分配」等就业政策,和当今的就业情况完全不同。因此,不太可能在几十年前就有一个专门解决高质量就业的「枫桥经验」,排除

C「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很可能不正确。

中国几十年前对环境保护也是很重视的,但重视程度远不如今天。据此推断,几十年前专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枫桥经验」存在的可能性不高,暂时保留。

D「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明显错误。

先解决温饱才会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几十年前不太可能有专门做「文化权益」的地方经验,而「文化权益保障制度」更是近年才流行的说法,据此可排除D。

综合考虑,本题A正确的可能性最大,应选。如果考生对「枫桥经验」有所了解,则本题基本没有任何难度。「枫桥经验」是2019~2020年非常热门的时政要闻,《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还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日常工作中,时不时还能看到关于推广、学习、宣传「枫桥经验」的报道。其内容如下(摘自百度百科「枫桥经验」词条):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因此「枫桥经验」指的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机制,A「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正确。

虽然材料看上去毫无突破口,但枯燥的表述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信息,「新时代」和「枫桥经验」两个词,已经足够我们从0%推出到接近100%了。

解析的核心是「新时代」这个词隐含的「几十年前就有相关做法」这一信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