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浙大mba将迎来今年第一批面试。面试的本质,即考官在有限的时间里,根据考生提供的材料、语言表达、行为举止等对考生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所以,考生需要做的就是:①精心设计好需要提交的材料内容;②在仅有的20分钟左右时间,向面试官展示自己最美好的一面,让考官在认知层面感觉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面试的内容基本来源于你提交的材料和自我介绍。所以,在面试现场,你所展示的内容要与材料的内容高度契合,否则容易引起面试官的质疑,效果适得其反。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提前面试常见6大类型问答,基本涵盖大部分的面试题目,以供大家参考。

行业类型

这是所有考生都逃不开的问题。考官会问你所在行业的相关内容,来考察你对于本行业的了解情况,比如行业型的、产业型的、宏观经济型等,看你是否对自己领域有一定理解和判断。

具体问题包括: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和挑战、以及行业有哪些的热点性事件。

比如你是医疗行业的,考官肯定会跟你聊医疗行业发展或其他医疗热点事件,这就是我们说的行业热点,就是本行业的事情破圈后,被圈外人知道的事情。如果你答不出来,考官会认为你对于本行业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即使在面试时,遇到不懂你专业领域的考官,但他觉得你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就认为你一定懂。所以行业性的问题就是刚才讲的几类,几乎一定会问1、2个问题。

再举个例子:

有个学员从事电商行业,然后在模拟面试时,就被我们问住了。我们问的问题是:

“淘宝电商和抖音电商的差异在哪?你对它们的发展趋势如何看待?”同学答的过于笼统,缺乏逻辑,之后我们告诉他该如何回答,结果这个同学在正式面试时就遇到一样的问题,并且最后回答的很好。

所以说,在遇到行业类型的问题时,既要保证自己了解行业热点,还得会分析,知道如何答题;这个时候我们的模拟面试就发挥了作用,它可以帮助你在面试之前掌握大部分核心面试问题。

企业维度

企业层面的题一般有以下两种:

1)本企业层面的问题

比如企业的优势及未来的挑战?你们的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如何量化体现?它对于你的影响是什么?这是关于企业层面的题。

2)竞争对手层面

你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你们对标的是哪些企业?对比有什么差异?

这些差异有可能是业务上、战略发展上、领导风格等等很多个维度,甚至包含你自己所做的专业模块上,也会有差别。

很多面试者只是基层的管理者,认为这是老板要考虑的事情,自己没必要去想。但实际上这些就是考官想问的。每个商学院都希望培养商界精英或者领袖,这些人的特性就是对于行业及企业层面有非常高的敏感度。

部门层面

部门层面,考官常问的问题有:

作为管理者,你们部门的考核具体内容是哪些?

部门之间是如何分工的呢?

这个部门的业务流转是怎样的?

你的部门需要跟哪些部门来进行协作和配合?

其中的难点和问题是什么呢?

很多考官都懂部门管理制度OKR和KPI,两者之间的区别你必须掌握。以及你们部门更适合哪种制度?不同类型的团队适合用什么制度?如果你还不太清楚OKR和KPI两种方式的异同,就需要提前了解。

可以提前问一下自己,能不能流畅的说出两者之间的区别。如果不能顺利说出,一定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个人层面

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你有什么能力?你有什么优势?你有什么短板?你有什么创新点?以及你最成功的一件事情是什么?或者最失败的一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这里讲一下,大家常犯的错误。关于你的能力,考官是围绕着你来问的。比如:“我觉得您挺优秀的,只通过xx年时间,能走到现在的位置,你觉得你能够比其他人做得好的原因在哪里?”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变相的在问你,你的优势是什么?很多没经历过辅导的同学,可能会真的去想这个能力是什么?最后得出结论比如说自己执行力强。

但是,商学院是为了培养执行力的吗?商学院最喜欢的能力是创新性思维、团体协作、双赢能力,还有整合资源的能力、思辨性、同理心层面的能力。还是那句话,商学院希望培养未来商业精英。所以你需要特意表现出你自己的潜力。

这涉及到换位思考的立场,你不仅仅要答出结果,还要想学校最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如果你没搞清楚这些,那你很难拿到好的面试成绩。

职业规划

很多人都会有工作上或者行业上的变动,而考官看到之后肯定会问:

你为什么要进这个行业?职业发展为什么要转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在最近的工作中你学到了哪些新的东西?跳槽对个人发展的利弊?

考官询问这些问题的目的,是想要看清楚你的职业发展主线,以及你对主线的思考是什么。很多同学面对这类问题会如实的回答。换公司/行业是因为之前的不符合预期、想跳槽升职加薪等等。你可能觉得合乎情理,但从考官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倾向于看到从长期职业规划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学生。

比如你的每一次职业转换,都是基于长期发展,能学到什么,能带给自己的价值是什么,并且这个职位跟你能力的匹配,以及你为什么要读MBA?MBA能够给你带来什么?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这些问题都是跟职业规划息息相关的。

管理领导

商学院不可能不问管理问题,考官可能会这样问你:

如何管理团队?你遇到了哪些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你的管理的思路是什么?你在管理中注重什么?举一个例子,体现你的管理能力?

这是最基础的管理型的问题,稍微复杂一点,可能会给你一些场景,或者是基于你的情况。比如遇到团体中比你年龄大的如何管理?如果他们不服管理怎么办?

往往管理和领导一类的问题,对于面试者来说是比较痛苦的,这里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

如果你缺乏管理经验和能力,或者有能力但不知道如何表述,都会很痛苦。

面试的考官都是管院的教授,或者是校友企业家,这些人在管理方面都比你更有经验。这个时候想要让对方认可,你必须给它构建一个画面感和一个场景感,而不是跟他交流管理理论。

优质问题及经验_优质经验问题怎么写_优质经验问题整改措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