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记者马晓芳报道)毛驴浑身都是宝,民间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说法。但是,驴的养殖周期长,产崽少,农户养驴的积极性不高。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老台乡老湖村村民尚玉保却抓住商机,依靠养驴走上了特色养殖的致富路。

4月27日中午,记者来到了吉木萨尔县老台乡牧兴畜牧养殖合作社。烈日当头,皮肤黝黑的合作社理事长尚玉保正在给驴添饲草料,十几头驴马上凑了过来,欢快地吃起草来。

今年56岁的尚玉保是老台乡老湖村的养殖大户。2007年,他带着自家养殖的野猪肉到乌鲁木齐市参加农副产品展销会,看见一个吉木萨尔县人带着驴奶去展销,一公斤驴奶卖到100元,他心动了。

“回去后,我一查资料才发现,驴浑身都是宝贝。驴肉口感好、营养高,驴奶天然富硒,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驴皮等还能入药,于是决定抓住这个商机。那时候驴也便宜,一头驴价格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2008年,我一次就进了30头驴。”尚玉保说。

虽然有多年的养殖经验,但是从未养过驴的尚玉保每天起早贪黑,不敢有丝毫懈怠。“搞养殖要多问、多看、多学,因为是头一次养驴,前期我花了很长时间摸索,就这样还是栽了跟头。”尚玉保回忆道。

2012年,尚玉保养的驴达到了70多头。当年冬天,由于疏忽大意,工人将腐烂了的萝卜叶子喂驴,导致30多头驴食物中毒死亡。“这对我是个打击,养驴不容易,养3年才能产崽,想想一下损失30多头,当时很心疼。”尚玉保边给驴喂饲草料边说。

尚玉保没有气馁,更加努力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到疆内外考察。他说:“我看好这个产业。今后防疫一定要跟上,管理也要更严格。”

俗话说,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2012年,尚玉保组建了老台乡牧兴畜牧养殖合作社,次年又成立了老台乡牧兴养殖专业技术协会。如今,有100多户养殖户加入该协会,由协会和合作社提供养殖技术支持,还可代养代收毛驴等。“我还给乡上说,多推荐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我这儿来工作,帮他们增收致富。”尚玉保表示。

除了养驴,尚玉保还在乌鲁木齐市和吉木萨尔县经营了1家驴奶直销店和3家驴肉餐厅。2019年,他靠卖驴肉和驴奶纯收入达到40万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中两家餐厅关门停业,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尚玉保又重整旗鼓,开始谋划今年的发展计划。“我们的驴肉和驴奶销往全疆各地,供不应求。现在合作社有270余头驴,那天有个客户要订购100吨驴肉,这得1000头驴,可惜我这儿没有,我现在缺资金和土地,希望能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把这个产业发展好,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尚玉保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