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功城与村干部一起给香榧苗除草施肥。
3月15日一大早,嵊州市石璜镇戴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樊功城叫上村委委员裘金德,两人扛上锄头,驱车前往香榧林。“一年之计在于春,给榧树除个草,再看看去年底刚平整完的土地,打算今年再扩种20亩。”
戴溪村位于石璜镇西部,与诸暨市毗邻,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民们仅靠种植茶叶和香榧作为日常收入,村子“家底”薄弱。去年,55岁的樊功城第四次连任村党总支书记,他上任后带领新班子干的“开门一件事”,便是通过“民情钉”筹建香榧公益经济林,带动百姓增收。“村里整合了200亩闲置土地,第一年种了25亩香榧。”
干活时,樊功城的手机一直不停地“嘀嘀”响。他拿出手机,点开“民情戴溪”钉钉群。“樊书记,我打算捐10棵香榧苗”“我也是,我捐15棵”……看完,樊功城跟裘金德打了声招呼,让他把捐赠榧苗的村民和数量记下。“去年新班子上任,我就提议建设香榧公益经济林,还建立了‘党员干部+乡贤+农户’三级‘民情戴溪’钉钉群,开设‘小村义举’话题,大力号召在外乡贤、本村党员干部集资捐赠香榧苗,并积极投工投劳。”
樊功城说,行动开始后,无论是村里的党员,还是在外工作的党员,都积极参与到这次无偿捐赠榧苗的行动中来,第一次就种下了600多棵。党员作了榜样,村民们也看在眼里,有苗的捐苗,无苗的出力,目前已认筹香榧苗1100余棵,劳动力30余人。“3年后就能看到效益了,如果200多亩土地全部种上香榧,那产值可不得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棵香榧苗上,都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名字。原来,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种、养、销衔接,村里让在村的每位党员认领“责任田”,除了专人管理外,每位党员也需要负责“责任田”的日常管理。“大家各司其职,有负责种的,有负责养的,还有负责销售的。”樊功城说,去年底,村里专门邀请专家培训栽培技术和直播销售,线下培训160余人次,线上培训800余人次。掌握技术后,已通过“民情戴溪”推广销售香榧20余吨,销售额超200万元。
对于未来的发展,樊功城思路清晰。“等这片香榧林形成规模后,我想以村的名义成立香榧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以参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既能解决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更重要的是能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