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养殖场地怎样设置
5000只蟾蜍利润一年采集蟾衣可获利99360元。如当地蟾蜍个体大,蟾蜍多效益将更高。成本5500元。蟾蜍5000只,按5元/斤收购,计3000元。5000只蟾蜍养殖场地需2000平方米,场地租金约2000元,四周用塑料膜围起防逃,约需资金500元。蟾蜍主要用于药物,目前只有药厂收购或者主动上门推销。
癞蛤蟆养殖基地在哪里
目前国内需求蟾衣,蟾酥量最大的就是吉林市昌邑区永发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你可以和他们联系一下,他们那里常年大量收购蟾衣,蟾酥作为原材料生产成品药,他们还是国家指定的培训教育基地,蟾蜍养殖及加工技术你可以在他这里接受系统专业培训,然后签订蟾衣,蟾酥购销合同书 。蟾酥市场按含量多少价格在1200-2600元/公斤、蟾皮市场价20元/公斤左右。
蟾蜍人工养殖
黄蛙又名黄拐,也称黄蛤蟆、油哈蟆,学名叫林蛙,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两栖动物,也是一种著名的滋补保健食品,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
人工养殖技术
在全国林蛙会议上,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林业局动植物保护办公室,东北地区省林业厅动物保护办公室,全国林蛙专业委员会,都莅临了会议。林蛙作为野生动物只属于一般保护动物,不属于重点保护动物,鼓全国林蛙专业会及林蛙论坛励和提倡在林区适宜地区人工养殖。会上特别说明:从事林蛙养殖生产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乱占林地行为。林蛙养殖人员是林业的建设者,森林的保护着,环境的监督者。各级部门应大力支持。
林蛙的全人工养殖,是每次全国林蛙会议争论最多的话题。林蛙全人工圈养难度还比较大,成功的少,失败的多,提醒全国圈养林蛙的人要谨慎行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用赵文阁教授的话来说:"不反对,不鼓励,支持尝试"。
全人工养殖林蛙需要的技术要求比较多。众多养殖单位,盲目性很强,对林蛙的养殖技术没有很细致深入的学习,大多数养殖单位的养殖方法很粗放,达不到林蛙养殖的条件,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养殖效益不高,或者根本就是失败。造成的资源的大大浪费,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
蛤蟆养殖证如何办理
蟾蜍驯养繁殖需在林业主管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办理该证需提供以下资料:
1、申请书(当地林业管理站签意见);
2、养殖野生动物场地平面图1幅和场地设施照片,2张以上(5寸);
3、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4、养殖野生动物可行性报告;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表(到县林业局填写);
6、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申请表(到县林业局填写);
养殖蟾蜍需要什么证件
7、聘请兽医协议书和兽医资格证复印件;
8、区县的要在区县林业局申报,野保的相关部门要盖章(到县林业局填写);
9、场地是租凭的要提供租赁合同,相关村委会签字盖章;自己承包经营的要提供土地经营权证或林权证复印件。
10、申请人1寸近期登记照2张。
11、户口薄复印件。
资料提供齐全后就可受理、审核、审批办证。
1、蟾蜍养殖引种证明复印件(盖公章)
2、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复印件(盖公章)
3、蟾蜍运输证明(原件)(盖公章)
4、供种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盖公章)
5、蟾蜍驯养繁殖许可证复印件(盖公章)
6、蟾蜍销售加工收购许可证复印件(盖公章)
7、其他材料自己就能办理
养殖蟾蜍需要什么证件(2)
蟾蜍是野生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最终目的是利用野生动物的资源为人类造福。但若“利用”是不可持续的“利用”,那便要制止,否则造成的影响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大量的宰杀野生蟾蜍,是不可持续的“利用”是违法行为,所以养殖蟾蜍势在必行,我们养殖是采集蟾衣、蟾酥。是不伤害蟾蜍的,有利于蟾蜍的生长繁殖,政府是支持的。
养殖癞蛤蟆场地该怎么建
1、蟾蜍养殖场
蟾蜍养殖场要选择在水塘或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较暖和的地方。一般养殖户可根据现有水面,对池塘、渠道、水沟、水田进行改造即可。场地四周建约1.5米高的围墙或尼龙网,以防蛇、鼠爬人危害蟾蜍或蟾蜍外逃。里面根据用途可分为蝌蚪池、幼蟾池、成蟾池、配种与产卵池、孵化池。
2、蝌蚪池
蝌蚪池面积3-6平方米,池深40厘米,池底呈微斜坡状,低处有一排水孔,孔用细铁丝网封罩,水深保持在30厘米左右。
3、幼蟾蜍池
幼蟾蜍池用于养殖由蝌蚪变态后2个月以内的蟾蜍。面积30-70平方米,池深60厘米,池底亦有排水孔,孔加网罩,水深40厘米,池底铺10厘米厚的泥沙,池中必须留出1/3-1/4的活动场地,且高出水面5-10厘米。活动场宜设在池的南边,与水相接的一面呈斜坡式,便于蟾蜍上岸觅食。在活动场上可以种一些草和小灌木。放养密度30-100只/平方米。蟾蜍生长快,初养时密度可大些,后期密度以小些为宜。池四周要加圈网,以防蟾蜍逃逸,也可设置永久性围障。
4、成蟾蜍池
成蟾蜍池面积为40-80平方米,池深70厘米,其他要求与幼蟾蜍池相同,不同之处是:商品蟾池深1米,水深30-50厘米,池壁坡度为1:2,池底铺10厘米厚的沙,放养密度lO-30只/平方米。刮浆蟾池水深15-20厘米,陆地活动场所与水面的比例为3:1。
5、交配产卵池
交配产卵池面积2-4平方米,池深40厘米,水深20厘米。多用土池,用于饲养种蟾蜍和供种蟾蜍抱对、产卵。水底铺10厘米厚的软泥沙。池的四周需留一定的陆地,供种蟾蜍活动,大小为水池的3倍。池中种适量漂浮水生植物,如绿萍、水葫芦等。在即将产卵时再撒少量干稻草或杂草,以便卵附着。饲养池上安黑光灯诱虫,供其捕食。每平方米水池放养种蟾蜍l-2对。
蛤蟆养殖需要什么手续
蛤蟆养殖属于特种养殖行业,蛤蟆的毒汁液是治疗痈毒症状的良药。蛤蟆生活习性喜阴,食性杂,尤喜食昆虫飞蛾之类的活食,也喜食水中昆虫、螺类。食性和青蛙差不多。因此邀请回答题条上给出的养殖条件是可行的。一是有山有水的环境适合其生产,但水不宜太深,应保持在0.5米以下为宜。二是注意养殖环境的消毒管理,以生石灰消毒为宜。三是营养要跟上,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不低于50%。
蛤蟆养殖场地怎样设置防水
首先小金蟾核桃的外形肚大筋粗,姜黄皮质,盘玩后期呈现牛筋红色,单单看一颗的话,能够看出蹲伏的金蟾外形,而且现在的蛤蟆头麻核桃处于受追捧的阶段,连带着这种小核桃手串也被广大核友喜欢。
另外京八棱手串等品种的玩家保有量已经很多,现在阶段入手的都是追求高端品相的玩家,对于普通品相的手串来讲,对玩家的吸引力不够,而小金蟾手串的出现明显弥补了手串的这类空缺,所以被很多人喜欢也很自然。而且重要的是小金蟾手串的盘玩体验良好,不管是老玩家还是新玩家都能够轻松驾驭,如果是果实成熟后得到的小核桃,那盘玩效果基本都能达到满意效果。
当然只要是文玩核桃,在盘玩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防风、防水,避免冷热骤然交替,以免核桃出现开裂的情况,在小金蟾的盘刷过程中前期清理不需要太费心,总体纹路不深邃,没有过多果肉残留,只需要用纳米刷打底,将表面浮尘清理干净,头尾部分记得刷到位就足够了。
打底完成后,秉承着多刷少盘的原则,大概花费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盘刷,小金蟾手串就会有包浆上色的效果,皮质晶莹剔透,这时候平时佩戴注意防污,闲暇之余进行盘刷,半年时间就能得到一条让您满意的红润小金蟾手串
蛤蟆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养殖技术饲养方法(一)养蝉应该先提供足够的给养营养的树林。培植树林首先应培植阔叶树的苗木。可以种植柳树、杨树、榆树等阔叶树,树干定矮一些,用尼龙网罩起来。
夏季收集蝉到的成虫放入网室的树上让其产卵,然后把卵收集起来;秋天收集到的有蝉卵的枝条也埋殖在网室内的树根部。也可以结合种植果树来养蝉。例如可以种300-660平方米的桃树,把树干定低一些,桃树园周围用焊接网围起来,顶上用尼龙网封顶,桃树园内放养蝉的成虫,在桃树根部埋殖蝉卵。
(二)饲养管理蝉的生长繁殖,应先供给优质饲料。如杨树、柳树、榆树或各种果树。还要间作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红薯、山药等,为蝉及幼虫提供饲料。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蝉卵殖种深度为30-50厘米,必须埋殖在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湿度适宜处。
冬季应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秆等,保持地温。构建生产场地。
除自然采收蝉卵以外,可以建立大的网室,提供成虫产卵空间,且防止成蝉逃跑和敌害捕食。
可利用废弃的果园中的果树,或在废弃的果园中种植实生苗,周围用水泥柱或木杆架设围栏,围铁丝网,顶部封尼龙网。羽化或采收的成虫在网室内交配产卵,逐渐形成种源区,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卵。[13] 繁殖技术(一)获取种源,卵的采集。选择树密、蝉多的场所,用顶端带高枝剪的长杆把树上被蝉产卵致死的细干枯树枝条剪下。
凡是一侧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
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迹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50条捆成1小捆,放入塑料袋内。塑料袋要留孔口。
成虫收集,老熟幼虫在18-24时采集。
采收者在树的主干基部用手电筒照射捕捉。采收后放入纱网箱中羽化产卵。
产卵纱网箱内栽种灌木状寄主植物,可栽一些实生果树。也可以蝉抓获树上的成虫。
(二)卵的埋殖将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得的有卵枝条集中在室内孵化。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木箱或塑料箱的底部铺5-10厘米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空气有较高的湿度。
期间发现有若虫形成,即将带卵的枝条连沙埋殖在养殖场内。
埋殖时间在9-10月(2年卵),当年卵到次年6-7月才能埋殖。埋殖位置在寄主植物树下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处,挖深30-50厘米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状的均可,以便挖取或捕获。埋殖后盖土压实,做好沟形及深度记录。
知了蝉孵出后从6月开始生长,当年体重1克,全身及眼睛均为乳白色;次年体重3克,全身色素加深,眼睛呈粉红色;第三年若虫成熟,体重达4-4.5克,每公斤平均210只,身体颜色为褐色,眼睛呈黑灰色。四、病虫害防治若虫及成虫天敌较多,如蟾蜍、蛇、鼠、刺猬、麻雀及其他鸟类;白僵菌、绿僵菌和虫草菌(蝉花菌)等微生物。
水灾和农药化肥对若虫或成虫都为害较大。
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的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
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椿,防治措施是用强氯精稀释100倍的溶液浸带卵的树枝,或用敌敌畏、强氯精等农药进行土壤处理。
蛤蟆的养殖技术
北方想养殖蛤蟆长期养殖行不行啊?答案是肯定的,肯定不行呀,到底是为什么不行,那我们今天在这里来解读一下。
蛙类的生长,环境的温度,它有一定的要求。在不合适的环境当中,他肯定是养殖也是不合适的。
气温环境的问题。
由于蛤蟆也属于两栖动物,并且是冷血动物,它会随着环境的温度改变而改变,一旦环境的温度低于理想的生存状态,它就会进入冬眠的阶段。
所以北方的温度实在太低了,特别是冬天的时候,有的地方温度达到零下多少度的情况。这种情况多半的,蛤蟆即使冬眠也会出现被冻死的情况。
所以由于这个生长环境的要求,他不适合在北方大批量的养殖。所以说有时候我自己看了一下,是不合适养殖的。
产能不高。
专门养殖的产品,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挣钱,那么在北方由于冬天和春天的温度可能比较低。
那么可以养殖的时间,只有夏天和秋天两个季节,那么这两个季节的养殖情况,即使可以养殖一批产品,那么它的产能产量都不是很高。
更何况就要一年四季都养足的情况之下,那么在北方就不太合适,所以多半养殖这些蛙类的产品,两栖动物基本上都在南方养殖比较多。
比如说我们在北方那边,很少能够看到有人养殖蛙类产品。那么有这个也是黑斑蛙,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在夏季秋季养殖,冬季春季他们养不了。
长期养殖就不能够间断停止。
想要通过长期养殖来挣钱的,那么最好是在合适的温度的环境之下,最好是海南这些四季如春的地方,因为一年四季它的温度都比较高,所以下面养殖的两栖动物就比较多。
不管是养殖蛤蟆,牛蛙,泰蛙,中国林蛙以及其他的蛙类。多数养殖基本上都在海南养殖的基地比较大。
那么广东广西,福建浙江这一带呢养殖的数量又比较少,之前那这个福建,浙江这两个省份养殖牛蛙是比较多的,但是这两年呢,由于环保要求的问题,导致于被拆了很多。
去年今年广东这些又开始拆除了一些养殖基地。那么现,如今上下的广西比较多,那么海南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多的一个养殖产品基地。
蛤蟆养殖场地怎样设置温度
虽然蟾蜍繁殖力强,但是饲养过程中还是要注意很多。
一、养殖场的建立
养殖场内设养殖池、孵化池,池塘周围设1米高的围栏,以免蟾蜍逃跑。养殖池的大小根据养殖规模来定。养殖池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池中可以适量投养一些水生植物,池的四周留出可以种植草坪和蔬菜的地方。
二、人工繁殖蟾蜍
目前我国主要有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捕养这几种蟾蜍来做种,一般成蟾温度在10℃时产卵,产卵量每次可达到5000粒左右,把卵放入孵化池,水温在18~24℃的情况下,4天左右可以孵出蝌蚪,此时加强蝌蚪的饲养即可。
三、蟾蜍放养密度
当蟾蜍是小蝌蚪时,每平米可以放养4000只以内。当长成幼蟾蜍时放养量为40只左右/㎡,按蟾蜍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分池和分群饲养。
四、蟾蜍饲料配制
刚刚孵出的小蝌蚪在生长5天之后,进行人工投喂蛋黄、水蚤等新鲜饵料,每天投喂2次。幼蟾蜍可以投喂蚯蚓、球藻等饵料。成蟾因食量大,因采用糠麸、面粉和配合饲料来投喂。
五、蟾蜍病害防治
蟾蜍因其自身含有毒腺,所以很少生病,主要是要防止老鼠、蛇等动物对它的危害,在越冬时应将其转移到地洞或窖内更为安全。
1、保持养殖池的卫生清洁,阻断传播途径,专业饲养人员,加强蛙卵的管理。
2、养殖池选择水源充足的地方,以便水质污染可以及时更换,定期对池内栖息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
3、在蛙种引入时,要调查好蛙种源地的环境是否干净,有没有疫情发生,在有疫情的情况下坚决不能引进。蛙种进行放养、转池时,所食用的器具和蛙体都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对进入养殖厂的所以物资、车辆等都要严格消毒,以免带入病原体而引发蛙体生病。
4、饲料的投喂必须要营养、充足,霉变的饲料坚决不用,蛙体生长的水温和水质也要及时观察。提高蛙体抵抗疾病的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当发生疫情时,池内的水要迅速更换,池内进行封锁消毒,阻断传播途径,控制好疾病的蔓延。请专业人士诊断,对症下药,保证损伤最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