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受疫情影响,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选择返乡创业,而乡村振兴关键就在于人才,人才的返乡回流,给“三农”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安徽省旌德县许村村位于皖南山区,距县城车程约四五十分钟,相较于其他乡村,常常因较高的物流成本,让过来考察的企业“望而却步”,村里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当许村村干部得知在外务工人员丁以年有返乡创业的打算时,村主任第一时间联系该村民,希望将这位致富能人吸引回村,带领乡亲致富。

以花为“线”,科学规划布蓝图,织密美丽致富路。想要创业致富没有产业带动是不持久的,必须以产业促发展,村主任和丁以年经过详细考察和多方打听,结合本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发展菊花种植,以市场上较受欢迎的贡菊、婺源皇菊、金丝皇菊为主要种植品种,优选出适合菊花种植的良田三十余亩,而且许村村位于“皖南川藏线”的南大门,到时种植的菊花不仅可以制成菊花茶销往全国各地,还能被打造成川藏线上“网红菊田打卡点”,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产业融合是产业兴旺的根本动力。

以花为“媒”,深入群众听诉求,牵线搭桥解民忧。土地和资金不够?还希望拓展土地,增加营运资金,村里协商采取“村集体+公司”的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和资金入股菊花产业,对菊花田进行翻耕改造,施肥平整。劳动力不够?菊花的栽苗、打苗、防虫、采摘每一步都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村委会通过下村入户、大喇叭宣传,把闲散在家的村民召集到种植基地打工。通往菊花田的路不好走?村集体出资,将通往菊花田的洪山道路的草地进行修复拓宽。

以花为“引”,差异竞争求突破,协同发展谋共赢。乡村主题化先要特色产业化,皖南山区茶叶种植颇为普遍,虽然许村村地理位置偏远,茶叶生长周期更长,种植出来的茶叶品质相较于周边地区更为优良,但不能实现差异化竞争,就没有足够的优势,因此打造特色产业非常有必要。“一花引来百花开。”以菊花为切入口,打造绿色生态产业链,创造一个集赏花、摘花、休闲旅游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绿色农业旅游产业,游客在赏花拍照的同时品味菊花茶,喝完菊花茶之后到农家乐品尝菊花宴,最后带动菊花及相关农产品销售,实现全村农民的增收致富。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待到金秋九十月,期待菊花烂漫时。这朵“致富小菊花”,调动了有为青年在建设家乡的道路上飞奔疾驰,激发了乡镇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信心,大家团结一心,成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磅礴合力,共筑致富的康庄大道,定会实现以花为始,以华为终。(邓裕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