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鲁山县库区乡火石岈村部前的国道边,一个遮阳伞下的摊位上摆满了野生葛根、猕猴桃、山药等,一些葛根有小腿般粗细,打眼一看就是多年的野生品,药用价值极高。
“老板出去收山货了,没在家,这个摊位在郑尧高速下汤站口附近,也紧挨国道311和207的交叉口,是通往鲁山西部景点的必经之路,人流量大。这些年我们老板靠收购些野生山货卖给大客户和来往路人,赚了不少钱,不久前还开了一个经营土特产的门店。”当天在摆摊前帮工的余小艳说。
余小艳口中的老板叫刘志永,前些年为了给老母亲看病,欠下了数十万的外债,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只靠种地打工难以偿还巨额外债,思来想去,刘志永决定“靠山吃山”,从事野生山货的购销业务摆脱困境。
鲁山县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山区面积大,野生山货众多。“有些山货保质期短,像野生猕猴猕猴桃如果采摘后不能及时售出,就会腐烂变质,我这些年来基本上有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固定客户,能把收上来的新鲜山货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及时出去。”刘志永说。
刘志永平均一年能在库区乡和附近乡镇山区群众手中收购野生葛根10000多斤,野生山药有15000多斤,野生猕猴桃有20000多斤,野生红蘑菇30000多斤,新鲜的山货有些直接卖给客户,有些则晒成干品装进礼盒装销售。另外,他的新门店可以常年经营鲁山众多的农副特优产品,一年四季都能赚钱。
“刘志永搞山货收购,不但自己发家致富,也给村里的群众找到了挣钱门路,我们山里人都很勤快,也能吃苦,大家伙靠山吃山,根据季节不同采摘、刨挖野生山货卖给他,一天能收入60至100元不等,大部分人一年下来收入五六千元不成问题。”火石岈村党支部书记张国朝说。
(供稿:鲁山县委宣传部 乔新强 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