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5岁的邢晓红53岁时再次创业,靠着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在滨湖新区彭杜乡西三景观村分别建造了地下养鸡场和“城堡式”养鸡场。看着养鸡场生意蒸蒸日上,邢晓红笑在脸上,美在心里。
五旬再创业建起地下养鸡场
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养鸡场,听邢晓红谈起他的养鸡创业路。1987年,邢晓红在滨湖新区一座平房内养过300只鸡。后来,由于邻居投诉,反映鸡舍影响正常生活,他只好放弃养鸡。事后,他开过门市部、小工厂,但都没赚到什么钱。2009年邢晓红53岁,他突然做出一个决定,重新干回老本行——养鸡。
建养鸡场需要租地,资金紧张他就到处找便宜的地儿租。西三景观村一处废弃的窑厂洼地引起他的注意,同时他又想到小时侯村里闹鸡瘟,有的村民将有鸡瘟的鸡扔到菜窖里,鸡瘟过后,这些鸡安然无恙。借着这个灵感,他决定在地下建造鸡舍,而当时国内并没有建地下养鸡场的成功案例。
没有经验,他买书查找资料,自己绘图、设计……长期的熬夜导致邢晓红出现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老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邢晓红满脑子想的却是:“地下养鸡场怎么解决照明?怎么通风?”最终他通过翻阅书籍找到了解决办法。在鸡舍顶部他设计隔层,同时在隔层上留出多个通风口,一旦风吹进隔层,经过通风口缓冲,再进入鸡舍。这样鸡既能享受到新鲜空气,又能避风避雨。鸡舍的内墙和外墙采用保温材料,这样一年四季鸡舍冬暖夏凉。
2010年,邢晓红的地下鸡舍一年获得了6万多元的利润。接着,他又投资180万元建了5栋鸡舍,养鸡数量增加到5万只。后来,得知养种鸡比养蛋鸡赚钱,2011年他将两栋养蛋鸡的鸡舍淘汰改养种鸡。为了提高产蛋率,养鸡场里的种鸡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产蛋率达到95%以上。地下养鸡场走上正轨,并与石家庄一家孵化厂签下订单。
创业一波三折
邢晓红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将第十二批鸡蛋送到石家庄的孵化厂时,对方表示鸡蛋出雏率太低,终止合作关系。听到消息后,邢晓红瞬间懵了,心想:养鸡场的鸡受精率一直不错,究竟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邢晓红来到北京,专门请教了中国农业大学专家,对方帮他分析原因,原来是鸡场养的种鸡吃的饲料出现问题。
此后,邢晓红对养鸡场的管理更加严格。工人定期培训、提高人工授精技术,亲自购买鸡饲料,并要求供鸡饲料的厂家严格按照种鸡饲料配方进行加工,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把关。养鸡场饲料问题解决,再次恢复和石家庄孵化厂的合作。就像人们说的,创业者永远不满足于现在的成功,2016年邢晓红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再建一处养鸡场。
再建“城堡”养鸡
新的难题出现了,要想像当年一样再找一处空洼地建鸡场并不容易。要用田地挖成洼地,投资大,还破坏地貌。怎么办?邢晓红有了地下养鸡场的经验,他想到将建地下养鸡场的模式用在建地上养鸡场。2016年,他同样在西三景观村租了地,投资1200万元,在地上建了一座占地15亩的新型城堡式养鸡场。
记者来到邢晓红的城堡式养鸡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砖瓦垒砌成的城堡式围墙,院内南侧是绿油油的菜畦,院内北墙顶部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彩旗。养鸡场到底在哪?在邢晓红带领下,记者随他一起穿上防护服,进入一扇小门,穿过长长的清洁通道,又来到另一个通道。随后进入一道小门,眼前看到的是一排排干净整齐的鸡笼,一只只羽毛丰满的种鸡,一枚枚晶莹圆润的鸡蛋顺着带齿槽的传输装置不停循环,最后来到鸡蛋捡拾机器上,三名工人正在忙着整理鸡蛋。紧接着,自动化喂食装置启动,一个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将一根根管子输入鸡舍,调制好的饲料便自动被送进鸡槽里。
据邢晓红介绍,城堡式养鸡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养鸡方式,按照蛋鸡的生理特点及生产的需要和畜禽养殖场卫生防疫条件要求,将养鸡场各功能区合理科学规划,鸡场建筑犹如一座城堡,具有节约养殖用地、降低鸡群疫病发生流行、产品绿色环保、节约能源等优势,符合畜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
邢晓红的这座城堡式养鸡场是全封闭的,鸡舍内温度为18摄氏度,鸡舍和鸡舍连在一起,总共12万只鸡,仅占地15亩,相比普通鸡场节省一半空间,租地成本也比别人省了一半。邢晓红说:“我的鸡舍内外墙都采用保温材料,一年四季冬暖夏凉,从鸡的防疫灭病、杜绝传染病来说,这就是一个堡垒,风刮不进来,污染物也跑不进来,所以这些鸡特别安全。”如今邢晓红的这座城堡式养鸡场有6栋鸡舍,每年能获得500多万元利润。
帮扶乡邻传授“养殖经”
养鸡致富,邢晓红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的“红人”。他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的同时,还积极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养鸡致富。
“自己富了不算富,我希望身边的人腰包都能鼓起来。”邢晓红如是说。听说邢晓红养殖技术好,周边村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小伙儿王亚磊是一名蛋鸡养殖户,自从2012年跟邢晓红学习了地下养鸡方法后,他回家建了两栋鸡舍,养了4000只蛋鸡。王亚磊说:“2013年闹鸡瘟,我的鸡舍没受一点儿影响,现在每年还能赚20多万元,我的日子越过越好。”对待前来取经的村民,邢晓红总是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手把手地教,为他们排忧解难。
如今,邢晓红的养鸡场不仅解决了多名农村富余劳力就业,还带动了周边多家村民开展养殖,获得可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