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大家明确考研目标,掌握相关技巧,了解更多考研信息,今天向大家分享一份来自温州医科大学肝胆胰外科学校友的考研心得。(本经验贴仅供参考)

01

复试流程

今年因为温医第一批5+3开始占导师名额,且推免名额几乎快占了名额的1/3-1/2,导致温医名额有点供不应求(卷中卷),复试方式和导师招生指标迟迟不下达,比较头疼。导致研招办连续三四天凌晨发通知,每天早上起来都有新惊喜T T。我们当时是凌晨发了复试名单,当天下午就调试软件,第二天立刻复试,真是打的人措手不及,所以复试的准备永远是越早越好,越完备越好。

复试结束后当天晚上就会钉钉通知拟录取,然后发你导师名单按照你的选择填写6个志愿,填完后导师们就会进行讨论,由导师进行反选,最后电话通知你的导师是谁

02

面试题目

1)自我介绍,外科的自我介绍没有要求中英文,但是大家为了展现英文水平大多会选择英文自我介绍,但是还是看个人能力,如果口语真的不太ok,短时间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的话,用中文问题应该也不大(据说纯中文的自我介绍,自由交流的环节会有些简单的英语问答)。我因为觉得履历方面用英文可能会有些词不达意,不能很好的传达,所以选择用英文做了基本的自我介绍后,本科经历方面用中文做了一些补充。好的英语口语和表达于导师而言会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2)电脑抽取题号,回答一个外科学范围内的问题,因为今年不分科而是分医院面试,导致大部分问的都不会是很深层的题目,就比如急性阑尾炎并发症、胃癌16组淋巴结及三站侵犯、肝癌手术切除指征、高钾血症的原因和治疗、简单的分期分型等等这些比较善良的问题,但是也会有比较偏向临床思维的题目或者一些实习需要掌握的东西,我抽到的就是“术前小结包括哪些内容?”,当时才刚结束第一个外科实习科室,平时看术前小结都是草草一眼看过,所以只能按有印象的和有可能的内容尽量说,如果问题不能很好回答的话一定不能呆呆的像个傻子,要尽量圆场,说一些将会在未来研究生阶段好好学习之类的话。

3)文献翻译,大部分内容是偏向医学科普类的,不会有特别多很复杂的医疗词汇,我的文章是关于自体干细胞克隆器官移植的,通读一遍后马上要求翻译,当时脑袋都是懵的,一般来说大家都是准备会外科书附录里的英文,但是我的文章里的单词在附录里是准备不到的,翻译的不是很理想,感觉可以每天去读一些app里面的那种科普类文章练一练。

4)自由问答环节,老师会问“志愿报考的科室”,因为我在自我介绍提到了自己是党员,所以问了一些时政题,还有问近期党员在重点学习什么内容,对这方面回答没信心的话可以尽量不要透露自己是党员哈哈哈,这样一般来说只会问你是不是党员之类的,不会特别深入考你。

03

复试心得

温医外科的复试占总成绩的40%,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自己按群里录取的人去简单统计了一下,390+、370+这些高分档也是有很多被350+的同学刷下来的,所以高分不能掉以轻心,低分也不能放弃希望,只要足够优秀一定是能有机会录取的。

然后关于在复试前联系导师,建议大家还是多去跟科室里的学长学姐打听一下,温医的导师风采里面名单不是很全,而且内容已经很久没更新过了,感觉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哪些导师今年可能招生,哪些导师已经退休不带学生了还是得去自己了解,然后再向自己心仪的导师发邮件或者去门诊面谈。温医的导师大部分不会很热情的回你邮件,特别是在他们的招生指标下来之前大部分都是不会回消息的,所以没收到消息也不用太沮丧,也有挺多身边同学联系了导师和导师聊的很好,但是最后因为面试不理想没有上线最后还是和导师失之交臂的,所以不要太因有没有联系到导师而影响情绪,觉得联系好导师就一定能录取或者没联系好导师就希望渺茫,还是需要自己努力准备,才能争取到机会。

最后,面试的话,一定要自己多说,不露声色的夸自己的同时,也不能夸大其词,给自己挖坑,老师的问题大多是根据你的自我介绍深入询问的(群里也有同学因为编造科研经历最后被老师发现的)。其次是紧张是难免的,除非真的是强心脏,可以在面试前多和同学模拟模拟,让自己适应这份紧张,尽量在过程中突出自己的优势,隐藏自己的劣势,相信大家可以沉着冷静,一把上岸!

问答汇总版心得体会_优质问答经验分享心得_问答总结

2021届考研心得合集链接:

提取码:zegk

2020届考研心得合集链接:

提取码:5gv7

2019届考研心得合集链接:

链接:

提取码:992e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