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简单介绍下,本人18行管在读研一老学姐,本身属于三跨。现在是19年的寒假,假期休息之余看着又一波开学即将踏上考研之路的宝宝们,心里还是蛮鸡冻哒!
先简单介绍下报录比,行管专业每年都是苏大人文社科类报考的大户,18年的报录比是307:19(官方的统计),因为现在寒假,19年的数据还没公布,不过之前官网公布的拟招人数是13个。
这样的数据乍一看起来蛮吓人的,不过其实绝大多数的人文社科类专业都差不多啦,老学姐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只要你是踏踏实实一路走过来的,不是那种学着学着就自我放纵的孩子,最后就一定能考上!因为真的木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哈!坚持!坚持!坚持![额..]
有啥需要解答的,可以后边留言,我看到了就回。下次再补充点新的内容[飞吻]
来自Android客户端
首先简单介绍下,本人18行管在读研一老学姐,本身属于三跨。现在是19年的寒假,假期休息之余看着又一波开学即将踏上考研之路的宝宝们,心里还是蛮鸡冻哒!
先简单介绍下报录比,行管专业每年都是苏大人文社科类报考的大户,18年的报录比是307:19(官方的统计),因为现在寒假,19年的数据还没公布,不过之前官网公布的拟招人数是13个。
这样的数据乍一看起来蛮吓人的,不过其实绝大多数的人文社科类专业都差不多啦,老学姐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只要你是踏踏实实一路走过来的,不是那种学着学着就自我放纵的孩子,最后就一定能考上!因为真的木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哈!坚持!坚持!坚持![额..]
有啥需要解答的,可以后边留言,我看到了就回。下次再补充点新的内容[飞吻]
来自Android客户端
学姐能给讲一下fushi经验么[飞吻]
今天具体来讲讲复试哈!
首先咱们管院这边的复试是考一天的,上午是专业课笔试150分,下午是综合面试300分。话说学姐是外省的,去年差点都没订到去苏州的高铁,这里提醒下,大家在公布了复试时间后,一定要尽快做好这些非考试因素的准备呀!
然后就是专业课笔试啦,我们去年考的是政治学基础和政治科学两本书。我是从知道了初试成绩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的,套路和初试一样,还是那样的背。但等到了真正考的那天,试卷上其实只有三个问答题,每题50分,而且还有一题是开放型的,所以又是万水三千只取一瓢啦!学姐现在的印象里,大概是政治理论、政治行为、民主、改革这些是最最常考的,大家可以多重视重视!
然后的话,因为笔试部分的题相对初试就不太会出的那么难,因为初试是要筛选性的,复试笔试嘛,我感觉就是考考大家对这个学科熟不熟悉,都是一些基本的常规的问题,所以这部分只要准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大家都没太大问题的。
好了,下次再来讲讲综合面试这一部分哈!有啥问题,大家都可以了过来提问哦!(比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
感谢学姐的分享,想问下苏大面试的时候一般会问些什么呀?会看本科出身吗? ...
好的,那今天就来讲讲复试里的面试环节!
首先行管这边面试的话,是分外语面试和中文专业面试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其实是放在一起进行的!说的很神奇,但实际上,每个同学也就15min左右的时间。
大概的流程是这样:首先是进入复试的一大堆同学抽签,决定先后进入面试的顺序(有的年份是按照初试排名进的)。进了教室以后,第一件事肯定是瑟瑟发抖啦,等你还没有缓过神来的时候,对面的导师就是用英文问你一个问题,注意,复试从这里就正式开始啦!
一般英文的问题都比较水,比如自我介绍啊,谈谈你的兴趣,你读过的书,本科的经历……基本上不涉及专业的问题,只要大家事先有所准备,回答的时候能说个几分钟,那就欧凯啦!这里补丁一下,因为其实大家的外语的听说水平都是差不多的,老师们也都知道我们的底子,我觉得单从行管复试来看,也没太多必要去刻意练自己的发音,当然如果是本科期间就有这种意识的同学就另当别论啦,一口规范、酷炫的发音还是会引起老师对你的关注的!但这个的话,在短期内其实又很难质变,所以建议不必刻意追求!
相对英文面试而言,中文部分的面试其实就至关重要啦!可以说复试三件套里,最最重要的就是中文部分面试了!所以下次单独来谈谈这一部分[嘿嘿]
来自Android客户端
这次讲讲行管复试中的中文面试!
面试这种东西听起来很玄乎,但其实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尤其是咱们研究生入学面试,他不像职场面试、公务员面试,研究生入学面试的目的是想试探下学生的学术潜力和科研上的可能塑造的空间!注意哦,这里其实已经说到重点了,也就是咱们对面的面试老师,看似非常严肃,但其实对学生,尤其是本科刚过来的学生,还是非常了解的,知道有些问题学生肯定答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在这里学姐总结,敢说比说的对重要、结合专业知识的说比自己信口瞎说重要!
这里就已经可以划重点啦!不管面试中被提问的问题是啥,都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要敢说!二是要结合专业知识去说!一般情况下,面试中的问题是相对比较开放的,比如问一些社会实际上的问题。针对这一部分的话,学姐认为,单靠初试成绩公布到复试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是不太够的,真正想做到能用专业知识去分析社会问题的话,一定是平时学习书本的时候,就做到了一定深度的理解,而不能是单纯死记硬背、背完就忘。这里也就顺便给2020准备初试的童鞋提个醒啦,复试面试中很多内容还是来源于初试教材的,大家在复习时也要有所重视这种灵活性的考察。
来自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