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蚯蚓并不失为一种致富的方法,但是,有人养殖失败,以为是风险。其实,由于蚯蚓的繁殖力高,饲养成本低,又容易饲养,如果能很好地解决销路,其经济效益确是很高的。而销路的问题,也有多种解决途径:目前国内就有数十家加工单位在大量收购成蚓以加工成各种出口食品,应通过信息咨询找到这些收购单位;医药部门收购地龙干也是常年 的;用蚯粉作为畜禽鱼等的优质动物性饲料,前途十分广阔;就连蚯蚓粪,也既可作为畜、脑、鱼的良好饲料,又是一种高级的优质化肥,价值甚高。因此,养蚯蚓只要经营得法,就可以发大财,这决非虚言。
蚯蚓又叫地龙、蛐蟮,是环节动物,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人类的好食品,被列为世界四大名菜之一,日本人特别喜食;用蚯蚓制做的地龙酒也是颇受欢迎的新型产品。饲养蚯蚓还能为家畜饲养业、水产养殖业开辟动物性饲料来源。蚯蚓的优良品种很多,我国的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杀蚓及新年从日本引进的日本大平二号等都是较好的品种。赤子爱胜蚓体小色红,抗寒耐热;威廉环毛蚓体大,野一强;日本大平二号则具有肉多、寿命长、繁殖力高等优点。
药材地龙干就是用蚯蚓加工制成的,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络的作用,是小儿与老人常用的一味中药。用蚯蚓粉喂鸡,只要在饲料中添加5%的蚯蚓粉即可;喂猪时要根据猪的大小决定喂多少,猪重50斤以下的喂10克,50斤以上的喂25克,100斤以上的可喂50克,每天掺在饲料中喂一次就可以了。凡在饲料中添加了蚯蚓粉的畜禽,都可以大大地缩短其饲养周期。蚯蚓粪还适宜花卉及高档园艺作物的栽培,特别是作为苗床用的床土,效果非常好。因为,蚯蚓粪肥效高而持久,能使花卉叶茂花繁,花期延长。蚯蚓粪为完全的团粒结构,其保水性与排水性都很好。PH值又是中性的,长期使用能不断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这点是其它任何现代化学肥料所无可比拟的。
一、饲养蚯蚓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较适合的方法采用,下面介绍几种较简便的养殖法以供参考:
1、饲料块养殖法:用约30厘米见方的玻璃箱作饲育箱,箱底铺土10厘米,土上铺5厘米厚浸过水的稻草,放入200条幼蚯蚓,温度保持25℃,将十块直径1—3厘米的块状饲料分放在箱内。此法省工省料,便于分离幼体。
2、箱式养殖法:做一个约4平方米的养殖槽,槽内有搁板,搁板上可插入养殖箱,箱底部应有排水孔,箱内铺饲料,放入蚯蚓。槽内设洒水装置、通气孔等。用此种方法养殖蚯蚓,大约3.3平方米的养殖槽可繁殖10万条蚯蚓。
3、塑料大棚养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冬季室外养殖。棚高2.4米,长15—20米。塑料棚最好拱形,棚内陆面还可种植蔬菜类。塑料大棚养殖种蚓既可安全过冬,又可大量增殖。
4、土温床养殖法:冬季饲养可以用此法,土温床斜面向南,床内表土下4厘米处铺20厘米的马粪,用脚踩实,使之增温。床面盖玻璃或双层蓝色塑料薄膜,吸取阳光保温。地 时,床面再加草帘。
5、桑田养殖法:桑田行距一般在1-3米左右,在行距中间开一条宽35厘米,深15—20厘米的槽沟,下铺饵料,用泥土覆盖,泼水保持湿润,放上种蚓。此法的优点是既可饲养蚯蚓,又可增产桑叶,较适应于青蚯蚓的养殖。
6、青饲料地、玉米地或菜地养殖法:此法也适于青蚯蚓的饲养。方法是在地的周围挖排水,地内按行距35厘米种植作物,在行距的中心开15—20厘米宽,15—20厘米的槽沟,铺下饣料,然的 土,土壤浇水保持湿润,放上种蚓即可。
7、肥堆养殖法:把饣料堆成长3—10米,高0.5米的长方体,或直径5米,高0.5米的圆坛体,泼水保持一定湿度,放上种蚓,即可饲养。此法在田头、场边、房前屋后等空闲地均可利用。
二、饲养蚯蚓应注意:第一,蚯蚓养殖的场地要求排水良好,不能有积水,要能防水浸、雨淋;第二,场地要求没有噪音、烟气、煤气、烟尘,离使用农药的田地远些,要能通风,空气新鲜,无直射阳光;第三,养殖棚舍四季温度应保持在5—35℃的范围内,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可用喷水法浇水调整温湿度;第四,养殖密度要合理,一般一月龄的幼蚓每平方米放可养达4万条左右,以繁殖为目的的成蚓每平方米放养2000—4000条;第五,饣料要疏松、做到细、熟、烂,防止饣料过干、营养差、发酵不彻底,饣料的搭配要粗细结合,以增加饣床的通透性;第六,要防止蚯蚓逃跳,防御明、蚁蚂、老鼠、蛤蟆等天敌对它们的侵袭,及时收取成蚓、扩充殖床等,避免死亡。
蚯蚓以植物残体为食,食量大,日食量约为自身体重。凡无毒的天然有机质,经发酵后均可作蚯蚓的人工饲料,如马、牛、猪、鸡、鸭等的粪便,淡水鱼的下脚料,木屑、稻草、玉米茎、烂水果、西瓜皮、菜边、树叶、杂草等腐植物质。干的牲畜粪便必须经过破碎,鲜的要稀释后发酵,植物茎叶要切碎后发酵。发酵的方法是把饣料加水拌和后堆积起来,堆要松散,横断面为梯形或三角形,高1米左右,约2—3星期,饣料变褐、无异味、松散,即已腐,便可使用。饣料用量以蚯蚓的重量为准,如成蚓每条有体重0 4克,一万条每天可喂4公斤。饲喂时间以蚯蚓粪回收后为好,夏喂早晚,冬喂中午,春秋昼夜都可以饲喂。投放饣料,在养殖床少的情况下,可直接投料,但此法床底水分多,蚯蚓卵不易孵化;用新设饣床放在原养殖床的下面或一侧,让蚯蚓自动从原养殖床进入新饣床食饣,这种一倒一的流水法是很可取的。
三、养殖蚯蚓的种蚓来源是多方面的。试养者可从腐植质多、肥沃、疏松的土壤中挖回来放养、繁殖。但此法较费工费时,采集的蚯蚓数量有限,发展缓慢,只适于试养。用粪便、木屑、稻草、菜叶、烂水果等配制成混合发酵堆,从比较适合蚯蚓生活、蚯蚓经常出没的潮湿的地方诱集蚯蚓,然后原堆养育,或在第二天天亮前拾取;或在大水、大雨后及时捕拾蚯蚓亦可。此外,要靠养殖蚯蚓,然后原堆养育,或在第二天天亮前拾取;或在大水、大雨后及时捕拾蚯蚓亦可。此外,要靠养殖蚯蚓致富须大规模进行,种蚓可向老养殖场购买较优良的品种;甚到可利用目前有些人养蚯蚓失败,丧失信心,愿低价拍卖掉蚯蚓的情况,大批买进,认真养殖、经营,更可望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蚯蚓头退化,无眼,适应穴居,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繁殖,故其繁殖比较容易,繁殖率很高。蚯蚓的繁殖,除了选择优良品种外,还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保持棚舍的温度在15—20℃,保证通气性良好和适当的湿度,按每平方米2000—4000条放养成蚓,可使蚯蚓全年交配产卵,进一步提高蚯蚓的繁殖力。幼蚓形似白线、幼嫩、体弱,但新陈代谢旺盛,故在比较合适的生态条件下成活率高,不需要特别的人工照顾。
四、野生蚯蚓在七至九月间采收,一般用鲜辣蓼草捣烂或茶油饼泡水灌入蚯蚓多的地方,趁它窜出地面时收捕加工成地龙干。场养蚯蚓和粪土的分离可采用网眼分离法,即利用蚯蚓怕光怕热的特点,把网放在饲养床的下面或上面,用光或热处理,迫使蚯蚓通过网眼分开,先用小眼网让小蚯蚓通过,再用大眼网让大蚯蚓通过,达到分离的目的,很是方便。也可用翻倒木箱收集法,即当殖床内蚯蚓的体重大多达0.4—0.5克时,就可以收取一部分较大的成蚓,方法是把饲养箱放在阳光或灯光下,蚯蚓即往下钻,翻倒箱子,蚯蚓便已在上面,就可用手取,更加简单。
捕集蚯蚓后欲加工地龙干,可先拌稻草或草木灰,用温水泡,洗去体外粘膜,后用锥子把蚯蚓一头钉在板上,再用小刀或薄竹片破肚,也可用手抓住其一头剖腹,再洗净体内泥沙等,然后晒干或烤干即可。
蚯蚓粉的制作方法是,把蚯蚓用清水洗净,盛在菜篮子里,然后浸入盛有开水的容器内。为了使蚯蚓烫得均匀,要不断摇动菜篮,大约4—5分钟后就可以把蚯蚓烫死、烫熟,注意时间不要过长。烫完后,抓紧时间晒干、敲碎、磨粉、过筛,一直到全部磨细为止。蚯蚓粉可以比面粉略粗些,一般5斤蚯蚓可磨一斤蚯蚓粉。
饲养蚯蚓所的蚯蚓粪不应遗弃浪费,它可作为畜禽鱼的饲料,还是一种高段的花肥。据美国、日本有关部门分析,蚯蚓粪的氮、磷、钾含量较一般农家肥高2—4倍,比自然土壤含有高五倍的氮素、七倍的酸、十一倍的钾、三倍的镁,并含植物所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同时,蚯蚓粪还具有很大的脱臭作用,据试验,300PPM的氨气或20PPM的硫化氢气体,通过一厘米厚蚯蚓粪层后,其浓度便下降到仪器无法检出的范围。所以用蚯蚓粪作为花肥,能使花卉盆景更加洁净。甚至,根据这一情况,还可利用蚯蚓粪作为气体净化的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