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虫又名竹蜂、竹蛆,它靠啃吃幼嫩竹笋吸收养分,因其富含高蛋白、氨基酸深受食客们青睐。在我市,有一位“90后”女生将其当做产业养殖,现在已经将产品销往广东各地的大排档和酒楼,销量是供不应求,下面一起来睇睇。
近日,记者来到岑城镇乌峡村的柏柏长养殖场,看到养殖场负责人张琼芝正和两位养殖户打开一个个蓝色小箱子,箱子内铺满了椰子壳,还参夹了一层面粉,箱内微微散发出一股发酵的气味。张琼芝边讲解边在椰子壳里翻找着,不用一会手上就抓满了一条条白色的蛆,张琼芝说,这就是她的“致富虫”——竹虫,而两位养殖户正是因它慕名而来。
养殖户 赵善君:“我原来是打工的,想自己创一下业,所以先来看一下,看她有什么技术方面的,主要是了解这些。下一步如果是养的话,先养少量吧,先领一点回去试一下。”
说起和竹虫的故事,张琼芝也是百感交集。2017年张琼芝到云南西双版纳品尝到了竹虫的味道,就对这种小虫子念念不忘了,觉得这小虫子背后有着很大的商机,于是下定决心辞去了深圳的工作回家创业养殖竹虫。
当时张琼芝听说广东广宁县有人专门养殖竹虫,想着前往“取经”,却被高昂的学费吓了回来,后来又专程去到云南西双版纳向当地人请教养殖技术,并带回了50对野生竹虫进行养殖,可惜还是因为技术不过关导致产量过低,无法形成规模,最终宣告失败。
挫败并没有打倒张琼芝,2019年3月,她决定再闯广东广宁县,在她的软磨硬泡下,当地的村民终于答应只收少量学费传授她养殖技术,掌握了养殖的诀窍后,张琼芝拿着100对竹虫种虫回到岑溪开启了她的养殖之路。
岑溪市柏柏长养殖场负责人 张琼芝:“(刚开始)在诚谏白丈村筑茅棚搭来养虫子,每天早上6点天还没亮就开车进去了,然后晚上8、9点钟才回到家。后来我就搬回老家这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那观察虫子的生长变化,还有做各种食物的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付出也迎来了可喜的收获,2019年12月,张琼芝的竹虫迎来了丰收。
岑溪市柏柏长养殖场负责人 张琼芝:“一开始我养出了一批虫子,大概有四五十斤吧,我爸爸就教我炒虫子,很好吃。然后他的酒友每天都追着他,要他炒虫子吃,这几十斤都不够。后来他们的朋友基本上都买完了我的虫子,都不够卖,我发现这很受欢迎,就大批量的投产了。”
张琼芝告诉记者,现在产出的竹虫都是供不应求,她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养殖户和她一起将竹虫养殖业规模扩大,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岑溪市柏柏长养殖场负责人 张琼芝:“第1个阶段的种苗的价格在10元一只,我们吃的竹蛆,目前是80元/斤零售,批发价是65、66元一斤。蛹,它比较轻,目前是380一斤,这里一个月有1000斤以上,销往珠三角的夜宵、大排档,还有那种中高端的酒店,批发价是60元一斤,(可以)达到6万一个月。”
除了传统的商品虫批发以外,张琼芝下一步还想拓宽竹虫的销售渠道,进行深加工,最大化挖掘竹虫价值,让这种白白胖胖的小虫子成为更多人的“致富虫”。
岑溪市柏柏长养殖场负责人 张琼芝:“下一步,我想把竹虫进行深加工,加工成我们手上的零食,还有做成竹蛹的保健品。”
吴杰彬 实习生 覃香梅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