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l圜 堕l拦 旦 塑金 五 湘 2009—2011年在市科技局与市水产研究所 的共 同指导下,大洼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的辽宁省科技 厅 “ 稻田生态养殖大规格河蟹技术” 项 目,项目组成 员经过 3年 的共 同努力 ,项 目实施工作 圆满成 功 ,达 到 了预期效果 。 一、 项 目实施 时间、地点及所用设备材料 时间2011年 4月 1日一10月9 日;地点在大洼县 新兴镇育新村;所用菌种为光合一号扣蟹,所用设备 有水泵 、 电缆 、水 带 、架杆 、进排水 泥管 、防逃 网、 塑料布、竹竿、网线、订书钉、细铁丝 等。 二、试验方法 根据市里的实施方案,制定了适合大洼县稻田生 态养殖大规格河蟹的具体实施方案。 1. 稻 田工程 项 目仍在 2009—2010 年 的地块 上 ,在上 两年 的 基础上进 行 田间工程 标准改 建。3 月初 开始动 工,工 程标准完全按照项 目实施方案要求建设,稻田养大蟹 的田间工程 ,一是开挖环沟 ,环沟开口宽 1. 5米、深 0. 8米、沟底宽 0. 8米;二是田内开挖 “ 田、井 ” 字 形沟 ,开口0. 6米、深 0. 3米、沟底0. 2米,开沟土 用于加 高、加 宽、加 固埝埂。
要求每亩开沟水体必须 保证 80米 3 0 2011年 3月开始挖环沟 ,4 月 1 日进水泡 田,8天后 ,撤 掉部 分水 。整修坍塌 环沟 以便保证环 沟平坦通 畅。 2. 投放 田螺 、移栽水草 投 喂 活 田螺 为主 ,6 月 5 日每 亩 投 活 螺蛳 25 千 克,6 月 21 日每亩投活螺 蛳 30千克 ,7 月 12 日每亩投 螺蛳 5O千克;经观察河蟹喜欢吃活螺,秋后稻田内 没有 发现 ~个 活螺 。并 移栽 水草 ,每 亩移 植伊 乐藻 15千 克 ,重 点在环 沟坡 上栽植 ,成 活率 较高 ,不但 为河蟹提供良好的青饲料,而且营造 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保证河蟹健康 生长 。 3. 蟹种投放 根据前两年积累的经验,调整最佳放养规格、放 养密度,投放同一规格的蟹种,即60只/ 千克,以同 密度即300只/ 亩进行试验 ;用相同的面积 、相 同 的管理方法进行养殖,其他外界条件完全相同。 4月23日对稻田水质进行常规理化指标测定,pH 值 7. 5~8. 2,氨氮含量为零 、亚硝酸盐含量为零 , 水呈黄绿色 ,水中浮游生物小球藻 、根管藻含量较 一多 ,水质 良好 。
4 月 28 日投 放辽河野生河蟹蟹 种 ,先用稻 田环沟 水 将蟹种 浸泡 l0 分钟 ,然后 用浴 盆盛水 ,用 高锰 酸 钾 20毫克/ 升浸洗消毒 10分钟后放入稻 田,防止体表 和鳃上 的病 原体 带入稻 田 内,减少疾 病的发生 。 4. 饵料投喂 饵料投喂以专用河蟹饲料及田螺、小杂鱼、出芽 的小麦,做到饵料营养平衡 ,达到河蟹正常生长需 要 ,投 喂 量 掌握 在 蟹 体重 的 3% ~5% ; 除活 螺 蛳外 , 投喂蟹料 、小杂鱼 、小麦芽等饵料 , 以投饵后 2 小 时 吃完为准 ;坚持每 天早晚巡塘两次 ,检查河蟹 吃食情 况 、活动情况 、水质 情况 和健康 状况 ,并做好 日常记 录。河蟹对 田螺需求量很大,通过观察,当田螺数量 充足时,河蟹会放弃食用其他饲料,应当在半月左右 投一次,每次亩投 3O千克以上。 5. 水质调节 在稻 田放蟹前,对水质进行检测,并调整亚硝酸 盐、氨氮过高现象。然后在放蟹前一周用二溴海因对 水体 进行消毒 ,间隔两天后 ,用 光合细 菌对水体进行 泼洒,培养水体藻相,以利于培养 良好水质,常年坚 持做好投饵 、调节水质 、防病 、防逃 各项工作, 以利 于河 蟹健康 生长 。
每半月换水 1次 ,增加换水 次数 ,以利 于河蟹正 常生长 。换水后施二溴海 因进行 水体消毒 ,间隔一天 后用光合细菌调水 。定期专人检 测水质,水质检测记 录见表 1。发现问题及时调节水中理化指标。 表 1 稻田养蟹试验水质检测记录 时间(月. 日) 5 . 3 pH 7 . 9 1 溶氧 (毫克/ 升) 8 . 2 1 氨氮 (毫克/ 升) 7. 4 2 5 . 14 7 . 8 8 7 . 8 3 1. 8 3 6 . 2 7 . 7 6 6 . 0 6 1. 5 5 6 . 18 7 . 6 2 5 . 8 5 O. 4 7 7 . 5 7 . 7 7 5 . O6 0 . 2 9 7. 2 1 7. 6 8 4 . 6 7 O.11 8 . 8 7. 6 9 4 . 8 3 O. 12 8 . 15 7 . 5 7 4 . 58 0 . 13 8 . 22 7. 34 3. 75 0. 18 8. 28 7. 59 4. 68 0. 15 9 . 9 7 . 8 3 3 . O6 O. 15 9. 18 7. 6O 3. 88 O. 12 养殖后期,早晚水温变化较大,稻田水中浮游生 物较少,水中溶解氧较低;加之水质老化及河蟹 自身 因素,尤其在秋季降雨后,河蟹易得水肿病,以及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