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出栏的鸡进完了,即使要最小规格成鸡的地区,现在进鸡,年前也不能出栏了。现在老袁我对青公的年前市场做一下分析,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朋友按我的观点进行市场操作,造成失误,责任自负。
个人认为,春节的青公市场是乐观的。
青公属于优质鸡品种,它的价格在四块一二上,不是它的价值所在,如果都是这样的价格,估计青公就没有养的了。(这个价格会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种鸡赔钱,孵化赔钱,养殖赔钱)可大家为什么现在还有很多朋友养青公呢,就是昐着有朝一日,拨云见日,行情大好,发个大财。各位朋友,这回您赌准了,今年春节一定发个大财!我怎么这样肯定呢,我谈谈其中原因:
一,今年上年鸡结束的特早(为了分析2017年春节麻公市场,我说的月份日期都是农历)。到10月20,鸡苗就卖不动了,到了10月23,居然有脱计划的麻公苗。跟老孵化啦啦,这种情况从来没有过的,要知道2015年10月20,山东本地孵化场的麻公鸡苗价格在4.5以上,2014年10月26鸡苗价还在4.5上。年鸡结束过早的原因和2016年春节剩鸡,中秋节剩鸡,节后落钱有直接关系,养鸡户,放养老板都不愿把鸡剩下到节后卖,。山东绝大多数地方有节日卖大鸡的习俗,卖活禽的有七斤的鸡,不拉六斤的,所以都准备把鸡喂大,到节前好出手。10月20的鸡,到节前大冠的部分品种,是长不到五斤多的,而部分长速快的小冠品种在山东节日市场很受冷落,所以大多数养户选择早进苗,这也是市场成熟的标志。其实你就是想进苗也不多了,绝大多数的种鸡场今年都提前淘鸡,进入10月,麻种鸡已淘过半,剩下的都是刚开产不久的小鸡了。10月20——30(按去年对比),这10天的出苗量不会超过去年同期的30%,朋友您算一下,这给春节市场减小了多少压力。
二,今年麻鸡养殖长期不挣钱,很多养户都改成相对稳定的肉杂鸡了(如汶上)。有的地方养户有养的意愿,但是当地政府搞环保,禁养(一般都是山东的禁养,如金乡)。有的地方棚多,政府也支持,但是由于养殖密度大,流行病多,鸡难养,很多养户选择退出了养麻鸡的行列(如郓城)。总的来说,山东养殖麻公数量要少于去年,但是市场却大多了。虽然有的地方麻公养殖量比原来大了(比如淮北),但在新兴市场替代了味同嚼醋的大肉食了。
三,长期低价对新兴市场的培育。今年一年,麻公没有高利润,有时还亏损。但低价培育了市场,市场销量出奇的大。大肉食春季的长价,又帮了青脚麻扩大市场的大忙。当时拉大肉食鸡的客商都转向拉麻公,可现在麻公4.5大肉食3.5,大肉食也恢复不到原来的销量了,还是麻公风味好,药残低。现在聊城的销量同样的季节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民众对麻公消费认可了,即使有差价也买麻公了。这也是节前长钱的动力。
四,春节麻公的不可替代性。由于鸡长期低价,养户积极性不高,造成市场成鸡出栏少,近日成鸡价格有所提升。我预测,鸡不会长多少,肉杂鸡3.6,大肉食3.4,毛鸭三元,你麻公能长到哪里去?麻公价高了,餐饮企业会推荐一些替代品,麻公用量小了,价格也就落了。可春节市场不同,(多数地方有给丈母娘送年礼的习俗,一般送两只或四只鸡,两条或四条鱼,还有酒,肉等,),你总不能对丈母娘说:“妈,今年麻公特贵,我给您买了两只鸭子,您看,好肥啊!”如果是这样,即使丈母娘不骂你,老婆也把你骂扁了。送人,待客,越贵的鸡越有面子,笨公鸡价太高,工薪阶层接受不了,对于偏高价位的青公,当然是不二的选择。另外,青公的冻品在当本地不好卖,买户只买活鸡和鲜白条,拒绝冻品,更坚实了麻公的不可替代性。
五,今年腊月有年三十。这个标题惹眼,不过不是每年腊月都有年三十,去年没有,没有全国所有的集市就都少了一个集。不要小看这一天,没三十的年份鸡鱼价格都不会太好。朋友,您想一下,能有几次例外?
六,2017年春节后是正月初七立春,去年是年前腊月26立春,这说明什么呢?2017年春节后比去年冷,这就给肉食类的贮存提供了方便。虽然绝大多数家庭都买了冰箱,但农村还习惯把肉食类放在闲屋里,天气冷可以多买一些,不至于放坏。另外天气冷,年后工地开工晚,农民工在家待的时间长,都多买一些,在家吃好点。
七,与往年对比。不要以为现在麻公价格低就不会长多少,2014年中秋节和2015的春节前,一年内麻公两度长到七块三以上,其实2014腊月初九也卖四块五,腊月二十五卖六块二三,腊月二十七卖七块多了。
八,集团公司的影响。我对集团公司研究不多,一般都是从拉鸡的朋友那里得到的信息,从侧面了解利华,温氏的品种和数量。一般来说,公司的年鸡偏小,像汶上,梁山,郓城等地的鸡车是不会到公司去拉鸡的。公司注重常年的计划,虽然春节投放市场量要大一点,但和市场需求相比,不成比例,在全民吃鸡的背景下,对市场不构成压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果腊月天气晴好,即使下点不影响市场流通的小雪,山东市场也是极其乐观的,后期应该能超过六元(腊月二十六以后)。反之,天气不好,五块五也应该不是问题。上鸡的朋友等着发个大财吧!(袁丙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