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有这样一支驻村工作队,无私担当着大凉山扶贫战“疫”前线的“螺丝钉”。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特口甲谷村,这个彝族语中意为云端之上的村庄,是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的定点帮扶贫困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亲临昭觉县视察时曾强调:“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要真抓实干,不图虚名,不搞形式,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总书记的话像烙印般刻在了一批批人民银行驻村队员心中。2020年初,疫情突然袭来,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考验着驻村第一书记邓坤等4名人民银行驻村工作队员。

义无反顾的逆行

疫情发生后,在亲人团聚和村里防疫工作中,驻村队员们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后者,毅然返岗。队员彭洪伟,临行前被3岁的小女儿哭喊着紧紧抱住不松手,女儿满眼的不舍至今让他心疼不已。驻村第一书记邓坤因年前在村上已生病咳嗽、无法第一时间返岗,他边在家自我隔离治疗,边通过微信视频与队员们商议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看着日夜奔忙在一线的队友,邓坤心急如焚,通过CT和核酸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等不及身体康复,带着药品毅然踏上了归途。他们义无反顾的背后,是一颗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之心。

土豆种植案例_土豆致富带头人_农业种植土豆致富人简介

(驻村第一书记邓坤返程后立即投入工作,组织开展全村消毒防疫)

把自己当做一颗“螺丝钉”

特口甲谷村只有一条进村路,设卡防控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高原寒冬零下10度的气温,不时刮起7、8级大风,在这样的条件下,驻村工作队员们把自己当做一颗“哪里需要哪里安的螺丝钉”,与村社干部、村医一道组成检测组,带上干粮,到距村4公里外的路口设卡检测。在高寒缺氧的大山里,队员们始终坚持着每天10小时两班倒的值守,从未放松。逢车必检、逢人必测,坚决要把病毒挡在村外,这是他们对村民的承诺。毕竟,村里的防疫基础还很薄弱,一旦发生输入性感染,后果将不堪设想。正是他们的严防死守,确保了整村村民的零感染。

土豆致富带头人_土豆种植案例_农业种植土豆致富人简介

(驻村队员们冒着严寒,牢牢驻守在路口检测)心中装着百姓在防控疫情的同时,队员们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对全村106户常驻人口逐户走访。既要开展宣传防疫知识,调查了解返乡情况;还要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再排查和外出务工意愿调查,“一户一档”制作户情资料。入户调查时,天黑路滑,队员梁武不慎跌落沟渠,摔破了膝盖,但他“轻伤不下火线”。由于山路雨雪湿滑,车辆无法通行,特口甲谷乡副书记李兵连续一周步行近80公里,对全乡5个贫困村进行了走访调查。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情况后,“一户一策”制定帮扶措施。

农业种植土豆致富人简介_土豆种植案例_土豆致富带头人

(驻村队员们挨家挨户宣传防疫知识)

农业种植土豆致富人简介_土豆种植案例_土豆致富带头人

(驻村队员们逐户排查疫情,做好返乡村民隔离检测)发挥“钉钉子”的那股劲儿

疫情防控不能松、春季生产不能等。但人民银行派出的驻村工作队员大多是金融专业出身,防疫和农业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利用各种资源边学边干;夜里停电,便生上一盆柴火取暖。靠着钉子般的“钻”劲,连续3天奋战到凌晨3点,集中编写出近2万字的宣传资料,利用村委会广播,将村民急需的疫情防控、春耕备耕、春季牛羊养殖等知识,用彝汉双语交替播报,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由于休息不足加之反复播讲,驻村队员彭洪伟一度声音嘶哑、咽喉发炎肿痛。

如今,特甲生猪养殖基地新一季的生猪顺利投栏,春季土豆、荞麦种植正有序准备,全村高山半细毛羊和肉牛养殖规模稳定扩大。村民的脱贫致富路在这群央行驻村队员的努力下正阔步向前。

土豆种植案例_土豆致富带头人_农业种植土豆致富人简介

(高山半细毛羊养殖规模稳定扩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