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周一(2月26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8集已经全部播完。
刷刷微博和朋友圈,与大获好评的前两季不同,挂着《舌尖3》关键词的,几乎都是差评和吐槽。打开《舌尖3》的豆瓣页面,会发现它的评分已经跌到了4.0。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节目组口中“近观饮食之美,远眺中华文化的魂魄”、“即使冒险也要创新”的美食纪录片,打入了烂片档?
专业度负分
将莼鲈之思里的花鲈“掉包”成大口黑鲈,把麻辣烫和钵钵鸡混为一谈;
1980年才有的回民街建成时间被提前到唐朝,女儿给患痛风的父亲送富含嘌呤的肉汤……这样的错漏不仅低级而且密集。
在讲药膳的《养》中,不仅出现了骇人听闻的三无口红,还断章取义引用了孙思邈的一段话: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
不明就里的观众,看完这句话会认为,只要身体有不舒服,吃饭就能治好。
但其实完整的话是: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模糊中心、颠倒重点,只为了佐证片中所呈现的“药食同源”。
作为在央视播出的大制作大IP,只谈将药膳融入家常便饭的种种好处,却丝毫不告知观众食疗背后的安全风险和药材禁忌,把纪录片拍成了伪科学。
在拍摄和逻辑上的硬伤也显得这一季《舌尖》专业度大幅下降,不少网友看过后的评价都是“镜头晃得头晕眼花”;
每逢特写必虚焦。观众期待着看到五花肉的纹理、虾肉的晶莹、汤锅里咕嘟咕嘟冒着小泡泡,镜头拉近却是一片模糊,特写的意义在哪里?
神秘的牛肉和鳗鱼
叙事逻辑上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也让人看得十分茫然,上一秒钟还在讲清沟鱼,下一秒忽然变成全藕宴;
上一个镜头刚开始切菜,下一个镜头已经满桌宴席都做成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看的时候经常一脸懵懂地暂停,然后来回拖几遍进度条。
再外行的观众也能分得清神剪辑与拼凑感。不专业就是不专业,没诚意就是没诚意,匠心和情怀不背这个锅。
垮掉的文案
这一季的文案故弄玄虚、空洞乏味、前言不搭后语,像晋江雷文和卖三无自制化妆品网店文案的集合体。
即便有李立宏老师的神配音,在一句句又肉麻又蠢的文案被念出来的时候,仍然让人非常跳戏。
反复被cue的元气
比如在切姜片的时候,旁白深情地念出“切姜如玉”,简直给纪录片赋予了荒诞剧的色彩。
反复提及“灵魂”、“元气”;让专业厨师说出“爱才是最好的调味”,但这些语言配在画面不诱人,甚至人物画面多于美食画面的片子里,只能令人感到味同嚼蜡。
都是白菜,舌尖1是这样讲辣白菜的:
漫长的冬日里,有了脆辣、鲜甜的辣白菜的陪伴,再寡淡的日子,仿佛也会变得温暖、富足而且有滋有味。
来看看舌尖3里金边白菜的文案:
白菜向四个方位翻起,东西南北,四野八荒之义蕴含其中,飞火炒菜,花打四门,大开大合,焰势磅礴。
观众们会对着脆辣鲜甜的辣白菜吞口水,但有四野八荒之义的白菜,到底是什么味道?
煽不起的情
这一季的《舌尖》从第一集开始,就变成了《致富经》和《说出你的故事》。
每个人地都迫不及待地讲故事、尬情怀:
化浓妆的女孩因为接触到中药忽然拒绝市面上的化妆品,开始自制中药口红;生重病的母亲为了运营公众号做好饭不让吃,让孩子饿着先摆拍;
不见荤腥的儿童便当,心疼孩子
连资深大厨都表示爱才是最好的调味剂,来,先交出你的盐罐和油瓶,给大家表演一个用爱调味吧。
把导致产品滞销的渠道、规模化生产的问题甩锅给现代科技,强行反工业化,不管什么产品,反正人做的就是比机器强。
连篇累牍介绍铁锅、饽饽铺,动辄扯到传承,好像传统工艺的失传就是因为我们这些观众看《舌尖》的时候没有下单,这不是打着人情味的绑架又是什么?
不赚钱的手工铁锅
我好端端地捧起饭碗想看着美食节目下饭,你却忽然开始给我讲故事,想让我先热泪盈眶,再陷入沉思,最后打开淘宝买锅。
不是我感情淡漠,真的是节目组你想太多。
吃不下的饭
如果说之前的《舌尖》是一碗深夜里冒着热气佐着鲜美汤头的面条,那《舌尖3》就是一锅隔夜僵冷的夹生白米饭,任凭加上多少温情、养生、文化的噱头,也让人毫无拿起筷子的欲望。
时而松散时而穿越的叙事顺序,小学生作文一样的文案铺排,少之又少的美食画面和争先恐后讲故事的人物,这样的组合想让人有食欲,太难了。
这真的是个美食节目吗
看完第一集的时候我隐约觉得,看新《舌尖》下饭的设想有点不切实际。当我看到片中人物毫不克制地卖惨和自说自话,杭州的河南胡辣汤,油腻中年男子的文会宴……我再也不愿意在饭点儿看见它了。
不止不下饭,而是如鲠在喉。
当然这一季也有亮眼之处,第六集《酥》除了强行广告和文不对题,荷花酥和绿茶酥十分精美;
面果儿、嵌字豆糖、瓜子酥令人惊叹面点师傅们的好手艺和匠心;
在老师傅掰开刚出锅的叉烧包的时候,我还是咽了口水的。但它还是无法在铺天盖地的差评中力挽狂澜。
当柴米油盐变成了刻意摆拍,美食变成了药膳,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变成了生硬的排排坐全家福,就变成了观众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舌尖上留下的只有“创新”,再无初心。
互动话题
这季《舌尖》,10分满分的话,你打几分?
新浪微博@江湖米麒麟
- 一个最有人味儿的美食指南 -
商务合作:marketing@5wj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