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是大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产业之一,发展水产养殖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很多人都在搞起了水产养殖这一行业。当然也有很多人正在观望,小编给大家分析了一下水产养殖的优势和风险供正在观望的人参考。
一、发展水产养殖的优势所在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
水产养殖不但能致富渔民,发展乡村经济,还能向市民提供优质蛋白。水产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具有美容、健脑、强身的功能,是人们提倡首选的健康食品。逢年过节、送礼佳品、请客吃饭、举办各种宴席都会看见香喷喷的鱼。
农村致富好门路
专业水产养殖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相比其他种养殖业经济效益较好,改革开放以来迅速致富了大批渔民。现在仍然是返乡创业、自主创业和精准扶贫的好项目。
解决农村就业问题
土地流转后,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土地综合整治等,特别是稻田微流水种养技术的推广,大幅提高了池塘和稻田的综合产能,效益的提高极大地调动了渔民、农民和企业主养鱼和种田积极性,池塘和稻田的生产和管理等都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因此可以解决周边地区剩余民工的就业问题,增加附近农民收入;同时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无人看管和照顾等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振兴乡村经济
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综合利用效果凸显,随着稻(藕)渔综合种养、立体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技术的推广,在收获多种农产品的同时,还能收获优质的水产品,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特别是绿色的流水养殖槽和陆基推水集装箱养殖项目,能引入大量的资金投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治理好蒋明健农村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增加农旅项目和景点,开展游钓渔猎活动,开发鱼类特色美食餐饮,促进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好项目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一些农家乐、渔家乐、渔文化等休闲娱乐场所和活动逐渐进入百姓生活,更多人愿意走出城市,前往农村,在渔村、渔场、稻田等地钓鱼、钓鳖、钓蛙、摸鱼、捧鳅、捉鳝等益智健身活动,体验渔事,品尝渔产品,所以发展渔业是乡村旅游最为生动有趣和吸引游客的好项目之一。
二、水产养殖风险点分析
自然灾害风险
由于某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季集中,洪水频发,每年都会冲毁鱼塘,冲跑池鱼,浑浊池水,影响鱼类生长,给渔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洪涝原因占灾害损失的50%以上,因为缺乏保险保障,巨额损失得不到赔偿,往往给水产养殖者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造成倾家荡产,一蹶不振,政府给予的救灾补贴,只能解决基本生活保障。
病害风险
如果过于追求单产,无限扩大养殖密度,水质调节没有跟上,鱼病预防不好,极易造成鱼病频发或者爆发性鱼病的突发,一旦发病,很难治疗,会造成大规模、大面积的死鱼,爆发性、传染性病害风险损失居第二位,占灾害损失的20%左右。
外来污染毒害风险
在一些水源不充足、水系不发达的地方,只有依靠农业种植业用水或者只能自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在浇水时期,沟渠内堆积的秸秆等污染物随水流动,如果此时引水入塘,容易造成水产品死亡或引起应激反应。同时,由于规划不科学、环保处理不达标,周边一些养殖场排污、农业面源污染或者生活垃圾污水也会危害到养殖安全。对于业主来说,往往是倾其所有,全军覆没;特别是集约化的流水养殖者可谓损失惨重,前功尽弃,难以承担,失去恢复生产的能力。
技术及管理风险
水产养殖看似简单,但要养好一池鱼,实现盈利,技术和经验必不可少,而且是贯穿于整个养殖周期,特种水产品养殖,对技术要求则更高。苗种的选择、日常管理、防病治病、药品投入、投喂管理等都直接影响着病害发生率、水产品品质和产量等,最终决定着投资成败。如果技术缺乏加之管理不善,造成养殖水体毒性超标或者缺氧泛池死鱼也是时有发生,一般占灾害损失的10%左右。
市场风险
水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一直是养殖户不可回避、绕不开和关心的重要话题,一般常规鱼养殖价格波动不是很大,但是利润相对较低,管理上稍有不慎,养殖收益就有可能付诸东流。特种水产品虽然销售价格高,市场价格波动大,利润空间相对较大,但是苗种价格高,前期投资也大,对技术要求高,且销售途径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水产养殖的优势和一些我们需要承受的风险,水产养殖做得好收入可观,做的不好经济损失严重,不光是水产养殖,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在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好好地想清楚,不知要看到可观的优势因素,有些时候,风险因素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