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比较多,要抢抓时间防治核桃树炭疽病……”近日,走进保康县店垭镇栾家坡村的核桃基地,一棵棵果树枝繁叶茂,树上已经挂满了青皮核桃。核桃种植户正在镇上核桃技术员谢启斌指导下忙着夏季管理。

近年来,保康积极探索推广核桃产业多种林下套种模式,实行复合经营,以套种促进基地管理,提升综合效益,先后完成核桃林下套种苍术、黄精、茶叶等3000多亩。栾家坡村种了600多亩核桃,80%是茶叶套种,充分盘活了闲置土地,既不影响核桃生长,又让群众增收。

“去年村里发展核桃产业面积达600多亩。我们村种核桃的历史很长了,不少农户种植核桃,实现了增收致富。”栾家坡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顺福高兴地说。

保康县核桃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县将核桃产业作为“五大产业链”之一,以打造秦巴山脉优质核桃产业带为目标,在基地建设管理、强化科技支撑、市场主体培育、招商引资、公共品牌打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核桃产业链建设。

保康县林业局局长杨宏健介绍,2023年已落实巩固标准化基地管护面积4万亩,累计投肥5000余吨。对本地核桃大树实行精细管理,龙坪、马良等乡镇落实大树管理1.5万余株。预计今年全县核桃干果产量约1800万斤,综合总产值突破3.5亿元。

为深入推进核桃产业链建设,保康县构建“1+X+N”的产业链党建联盟组织架构体系,推动党的建设和核桃产业同步发展。优化科技服务,邀请专家教授到保康实地指导核桃管理、品种培育、科技项目实施等工作。强化项目支撑保障,县财政安排100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支持核桃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建设标准化基地、发展核桃林下种植及附属设施设备配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帮助本地企业和合作社解决困境,推进新型市场主体快速建设,激发市场活力。围绕补链、延链、强链,聚焦核桃品牌建设短板弱项,积极开展“保康核桃”区域公共品牌的创建工作,使核桃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林果产业链实施方案和县核桃产业链工作计划,全面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市场销售渠道拓展、市场产品加工研发等工作,全力抓实核桃基地提质提产增效和核桃全产业链高质量建设。”杨宏健信心满满地表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