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长沙5月22日电 初夏的乡间小路上绿意盎然、蜂来蝶往,凉爽的山风带来阵阵甜蜜的气息。在浏阳市高坪镇志民村,精准扶贫户黎升如正精心照料着刚领到的种蜂。“之前到邻居家学习了养蜂技术,我就觉得这是一门发家致富的好手艺,正愁去哪买蜂子,村里就给咱们送来啦。”打开蜂箱,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隔板间爬上爬下,忙着“布置新居”,想着蜂蜜即将带来的好日子,黎升如不禁露出了微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段时间,志民村积极与浏阳市移民局、相关合作社对接,争取到了养蜂产业帮扶项目。合作社还为“新晋”养蜂户组织了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如何养好蜂、提高蜂蜜产量?如何应对特殊天气和胡蜂的侵扰?户子关心的问题一一得到了专业的解答。户子心里有底,产业发展起来才更有劲。5月18日,177箱种蜂发放到56户移民户(其中包括20户精准扶贫户)手中,预计可实现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
搭大棚抢先机
贫困户家蔬菜长势快又好
5月20日晴空一片,万里无云。走进高坪镇三合水村精准扶贫户肖伟强的大棚里,黄瓜、辣椒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肖伟强随手摘下几根鲜嫩的黄瓜辣椒,乐呵呵地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到现在我家黄瓜已经卖了200多斤了,一点农药都没打,摘下来就可以吃。没有大棚的时候长势最好的黄瓜苗也只有这么高。”说话间,肖伟强按下手在膝间比划了一下。
“以前种辣椒要等到4、5月天气回暖,有大棚之后冬天就可以育苗,成活率也更高,辣椒成熟早、产量多、质量高,更容易抢占市场。” 2019年末,在三合水扶贫干部的鼓励下,肖伟强选择了搭蔬菜大棚的产业扶持项目,不到半年就尝到了“甜头”。按肖伟强的说法,地里的800多株辣椒、黄瓜预计能为他带来1.7万元收入。
目前,高坪已有24户贫困户搭起了“致富”大棚,用勤劳的双手种出幸福日子。
养鸡鱼种水稻
七旬大爷劳动脱贫日子红
高坪镇株树桥村精准扶贫户饶传本今年69岁, 于2019年10月脱贫。
来到饶传本家门前,整洁的安置房边靠墙堆放着劈好的柴火。进屋一看,饶爷爷正与当地保洁员下象棋。
“以前因为打牌输了钱,也没什么精神,不想做事,就致贫了。”饶爷爷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纳入贫困户后,村上和扶贫工作队经常来给我做思想工作,帮我解决了住房、饮水等一系列问题,还送来了产业帮扶政策。以前我是个打铁的,有一股子力气,现在政策这么好,更不能老是指望国家养着我。”
扶贫先扶志。摒弃了“等靠要”思想,饶传本沉下心来发展种养殖业。依托村上送来的生产资料,饶传本养了十几只鸡,种上了5亩水稻。养鸡种稻的产业稳固后,绕传本又盘下3亩鱼塘,养了300多条鱼,年产业增收过8000元。每天喂鸡喂鱼,悉心照料水稻生长,在辛勤的劳动中,饶爷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高坪镇贯彻“产业+扶贫”“一户一策”帮扶思路,坚持合作社龙头引领,鼓励、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带动35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产业帮扶覆盖率达70%以上。
“高坪山水资源丰富,让群众充分用好田土资源,在家门口致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浏阳市高坪镇党委书记宋国辉介绍,当前高坪正将“党建+微网格”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入结合,积极打造电商中心,全力强帮扶保技术拓销路,为群众铺好稳定脱贫、长效致富路。(付璇 杨玉莹)
【1】【2】
人民网长沙5月22日电 初夏的乡间小路上绿意盎然、蜂来蝶往,凉爽的山风带来阵阵甜蜜的气息。在浏阳市高坪镇志民村,精准扶贫户黎升如正精心照料着刚领到的种蜂。“之前到邻居家学习了养蜂技术,我就觉得这是一门发家致富的好手艺,正愁去哪买蜂子,村里就给咱们送来啦。”打开蜂箱,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隔板间爬上爬下,忙着“布置新居”,想着蜂蜜即将带来的好日子,黎升如不禁露出了微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段时间,志民村积极与浏阳市移民局、相关合作社对接,争取到了养蜂产业帮扶项目。合作社还为“新晋”养蜂户组织了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如何养好蜂、提高蜂蜜产量?如何应对特殊天气和胡蜂的侵扰?户子关心的问题一一得到了专业的解答。户子心里有底,产业发展起来才更有劲。5月18日,177箱种蜂发放到56户移民户(其中包括20户精准扶贫户)手中,预计可实现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
搭大棚抢先机
贫困户家蔬菜长势快又好
5月20日晴空一片,万里无云。走进高坪镇三合水村精准扶贫户肖伟强的大棚里,黄瓜、辣椒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肖伟强随手摘下几根鲜嫩的黄瓜辣椒,乐呵呵地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到现在我家黄瓜已经卖了200多斤了,一点农药都没打,摘下来就可以吃。没有大棚的时候长势最好的黄瓜苗也只有这么高。”说话间,肖伟强按下手在膝间比划了一下。
“以前种辣椒要等到4、5月天气回暖,有大棚之后冬天就可以育苗,成活率也更高,辣椒成熟早、产量多、质量高,更容易抢占市场。” 2019年末,在三合水扶贫干部的鼓励下,肖伟强选择了搭蔬菜大棚的产业扶持项目,不到半年就尝到了“甜头”。按肖伟强的说法,地里的800多株辣椒、黄瓜预计能为他带来1.7万元收入。
目前,高坪已有24户贫困户搭起了“致富”大棚,用勤劳的双手种出幸福日子。
养鸡鱼种水稻
七旬大爷劳动脱贫日子红
高坪镇株树桥村精准扶贫户饶传本今年69岁, 于2019年10月脱贫。
来到饶传本家门前,整洁的安置房边靠墙堆放着劈好的柴火。进屋一看,饶爷爷正与当地保洁员下象棋。
“以前因为打牌输了钱,也没什么精神,不想做事,就致贫了。”饶爷爷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纳入贫困户后,村上和扶贫工作队经常来给我做思想工作,帮我解决了住房、饮水等一系列问题,还送来了产业帮扶政策。以前我是个打铁的,有一股子力气,现在政策这么好,更不能老是指望国家养着我。”
扶贫先扶志。摒弃了“等靠要”思想,饶传本沉下心来发展种养殖业。依托村上送来的生产资料,饶传本养了十几只鸡,种上了5亩水稻。养鸡种稻的产业稳固后,绕传本又盘下3亩鱼塘,养了300多条鱼,年产业增收过8000元。每天喂鸡喂鱼,悉心照料水稻生长,在辛勤的劳动中,饶爷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高坪镇贯彻“产业+扶贫”“一户一策”帮扶思路,坚持合作社龙头引领,鼓励、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带动35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产业帮扶覆盖率达70%以上。
“高坪山水资源丰富,让群众充分用好田土资源,在家门口致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浏阳市高坪镇党委书记宋国辉介绍,当前高坪正将“党建+微网格”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入结合,积极打造电商中心,全力强帮扶保技术拓销路,为群众铺好稳定脱贫、长效致富路。(付璇 杨玉莹)
【1】【2】
人民网长沙5月22日电 初夏的乡间小路上绿意盎然、蜂来蝶往,凉爽的山风带来阵阵甜蜜的气息。在浏阳市高坪镇志民村,精准扶贫户黎升如正精心照料着刚领到的种蜂。“之前到邻居家学习了养蜂技术,我就觉得这是一门发家致富的好手艺,正愁去哪买蜂子,村里就给咱们送来啦。”打开蜂箱,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隔板间爬上爬下,忙着“布置新居”,想着蜂蜜即将带来的好日子,黎升如不禁露出了微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段时间,志民村积极与浏阳市移民局、相关合作社对接,争取到了养蜂产业帮扶项目。合作社还为“新晋”养蜂户组织了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如何养好蜂、提高蜂蜜产量?如何应对特殊天气和胡蜂的侵扰?户子关心的问题一一得到了专业的解答。户子心里有底,产业发展起来才更有劲。5月18日,177箱种蜂发放到56户移民户(其中包括20户精准扶贫户)手中,预计可实现年户均增收3000多元。
搭大棚抢先机
贫困户家蔬菜长势快又好
5月20日晴空一片,万里无云。走进高坪镇三合水村精准扶贫户肖伟强的大棚里,黄瓜、辣椒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肖伟强随手摘下几根鲜嫩的黄瓜辣椒,乐呵呵地展示他的劳动成果。
“到现在我家黄瓜已经卖了200多斤了,一点农药都没打,摘下来就可以吃。没有大棚的时候长势最好的黄瓜苗也只有这么高。”说话间,肖伟强按下手在膝间比划了一下。
“以前种辣椒要等到4、5月天气回暖,有大棚之后冬天就可以育苗,成活率也更高,辣椒成熟早、产量多、质量高,更容易抢占市场。” 2019年末,在三合水扶贫干部的鼓励下,肖伟强选择了搭蔬菜大棚的产业扶持项目,不到半年就尝到了“甜头”。按肖伟强的说法,地里的800多株辣椒、黄瓜预计能为他带来1.7万元收入。
目前,高坪已有24户贫困户搭起了“致富”大棚,用勤劳的双手种出幸福日子。
养鸡鱼种水稻
七旬大爷劳动脱贫日子红
高坪镇株树桥村精准扶贫户饶传本今年69岁, 于2019年10月脱贫。
来到饶传本家门前,整洁的安置房边靠墙堆放着劈好的柴火。进屋一看,饶爷爷正与当地保洁员下象棋。
“以前因为打牌输了钱,也没什么精神,不想做事,就致贫了。”饶爷爷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纳入贫困户后,村上和扶贫工作队经常来给我做思想工作,帮我解决了住房、饮水等一系列问题,还送来了产业帮扶政策。以前我是个打铁的,有一股子力气,现在政策这么好,更不能老是指望国家养着我。”
扶贫先扶志。摒弃了“等靠要”思想,饶传本沉下心来发展种养殖业。依托村上送来的生产资料,饶传本养了十几只鸡,种上了5亩水稻。养鸡种稻的产业稳固后,绕传本又盘下3亩鱼塘,养了300多条鱼,年产业增收过8000元。每天喂鸡喂鱼,悉心照料水稻生长,在辛勤的劳动中,饶爷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高坪镇贯彻“产业+扶贫”“一户一策”帮扶思路,坚持合作社龙头引领,鼓励、指导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带动35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产业帮扶覆盖率达70%以上。
“高坪山水资源丰富,让群众充分用好田土资源,在家门口致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浏阳市高坪镇党委书记宋国辉介绍,当前高坪正将“党建+微网格”工作与精准扶贫深入结合,积极打造电商中心,全力强帮扶保技术拓销路,为群众铺好稳定脱贫、长效致富路。(付璇 杨玉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