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各地充分依托乡村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户特别是脱贫群众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稳定增加经营性收入,在“小庭院”作出“大文章”,在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良好开局。

总结推广五种发展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加强与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根据企业原料需求指导农户发展订单式生产,形成稳定供销关系。白城市依托洮南金塔集团、通榆天意辣椒公司、白城艾高食品公司等,指导农户发展庭院辣椒种植;依托大连绿波公司等,发展庭院中药材种植;依托通榆绿色天成公司,发展庭院蔬菜种植等,产品由企业定期回收,实现互利双赢。

合作社经纪人引领模式。鼓励新成立农民合作社或依托现有合作社,采取种植品种、生产标准、购买生产资料、技术指导、产品质量、产品销售“六统一”形式,实现分散生产、群体发展、联合经营。突出发展“反季节”种植,依托庭院大棚反季、错季种植,确保农户产品卖上好价钱;突出发展规模性种植养殖,吸引外地客商集中采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突出发展特色农产品,连片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充分发挥合作社和经纪人信息灵、人脉广作用,精准掌握市场动态,拓展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确保销售价格稳定,有效增加农户收入。

品牌带动模式。积极创建在市场上有影响、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庭院经济品牌,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引导农民按规范标准发展庭院经济。白城市洮北区种植“雪寒”韭菜、南国梨、油桃;镇赉县种植大葱、香瓜,指导农户发展柳编;洮南市种植辣椒、葡萄,实施粉条加工;通榆县集中发展棚膜蔬菜;大安市打造黄菇娘、大挠子等品牌,不断提高质量标准,逐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互联网+”农户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将庭院经济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打造庭院经济综合性信息和电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村级电子商务项目建设。同时与快递、外卖公司紧密合作,将庭院经济农产品直送到用户手中。持续发挥网络社交平台作用,利用微信、快手等社交平台吸引客户,采取互联网在线支付方式升级便捷式消费。

“私人订制”经营模式。鼓励种植大户及农民合作社有偿流转农户庭院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高端消费人群签订产销合同,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实行“私人订制”。针对缺乏自主经营能力的特殊农户,由村、社牵头,将庭院转包给其他农户或合作社代为经营,以“组团式”发展稳定增加农户收入。

拓展提升五大工作成效

庭院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5年来,庭院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实现对全省1489个脱贫村全覆盖,成为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助推器”。截至目前,发展庭院经济农户约127.14万户、338.82万人,累计种植面积19707.4万平方米(约29.56万亩)、畜禽养殖规模880万头(只),农户自我发展加工型项目4000余个,累计发放涉农补助1073.34亿元,促进农户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其中,涉及脱贫户(监测户)约28.4万户、50.09万人,累计种植面积13342.2万平方米(约20万亩)、畜禽养殖规模153.45万头(只),自我发展加工型项目30余个,累计发放涉农补助45.3亿元,促进脱贫户(监测户)年均增收800元以上。

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特色鲜明。全省庭院经济发展各具特色、亮点纷呈。梅河口市致力于庭院经济规模化,将2022年确定为农业产业突破年,实施“双万”(发展1万个家庭农场、1万户庭院经济示范区)“双千”(建设1000亩冷棚和1000亩暖棚)“双百”(养殖100万头品牌猪、100万只品牌笨鸡)“双十”(种植10万亩蔬菜、养殖10万头牛)工程,吉林市则突出全域打造“小养殖、小庭院、小手工、小买卖”为主的“四小工程”。白城市致力于庭院经济集约化,打造20个“一乡一业”庭院经济样板乡(镇),平均每个县(市、区)4个,152个“一村一品”庭院经济样板村,平均每个乡(镇)2个。松原市致力于庭院经济品牌化,引导脱贫县向庭院经济发力,将“小庭院”改造成“致富院”,打造出“五辣”(辣椒、白根萝卜、大蒜、黄烟、圆葱)“两甜”(西瓜、香瓜)特色农业品牌。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发展庭院经济农户签订订单,督促企业提高合同履约率,确保庭院经济农产品不压等级、不降价。通榆县天意辣椒公司累计带动周边3个县市、18个乡镇、200多个自然屯2万多农户签订订单发展庭院种植辣椒7万余亩,每亩纯收入近6000元,全县农户辣椒种植收入达到2亿元。白城市洮北区金祥乡在富强村建设占地6200平方米酱汁蒜、辣椒酱、大缸酸菜等庭院系列产品加工厂,并组织加工厂与农户签订订单,带动富强村、新建村、林场村3个脱贫村脱贫户131户236人,庭院种植大蒜并复种白菜,实现稳定增收。大安市依托华誉农村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市9个乡镇、93个行政村运营93家村级电商服务站,由站长组织集中收购脱贫户庭院经济农产品,电商公司负责进行产后加工、分拣包装和品牌打造,并在淘宝、京东、供销e家、善融购(建行)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设立“特产中国大安馆”,帮助发展庭院经济的脱贫户在线销售黄菇娘、弱碱小米、粘玉米等主打产品,有效解决脱贫群众农产品“卖难”问题。

部门包保帮扶力度持续加大。各级包保部门(单位)积极推进消费帮扶,全力帮助脱贫地区庭院经济农户开展产销对接,仅2022年一季度就组织21家企业帮助脱贫地区线上销售农产品2985.7万元,机关单位定点采购脱贫群众农产品近200万元、帮销农产品23964.8万元。率先在全国创新开展“驻村第一书记代言”活动,得到国家层面充分肯定,深受广大庭院经济农户认可。洮南市黑水镇旭日村驻村“第一书记”程学峰为农户庭院生产的“黑水西瓜”代言,积极帮助联系推广销售,预计今年该村庭院果树间种的西瓜亩产将在4000公斤以上,每亩盈利可达5600元以上。

庭院经济功能作用日益凸显。庭院经济变成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有效试验田。西部地区组织脱贫群众在自家庭院试种蒲公英,成功后又在大田种植,较传统农业增值3倍以上。庭院经济逐步升级为庭院休闲旅游“新业态”。东部地区依托山水生态资源,引导脱贫群众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和龙市西城镇金达莱村,整村打造开发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享誉省内省外的避暑休闲胜地。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庭院经济的发展使以前闲置庭院再现绿色,“一村一品”实现整齐划一。镇赉县沿江镇西二龙村引导沿路农户庭院内统一种植果树,户均收入增加的同时,还绿化美化了乡村庭院。庭院经济促进民风民俗转变。各地通过组织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将农闲变农忙,改变过去诸多不良习惯,由被动式“要我发展”成功转向主动式“我要发展”,脱贫群众“智志双扶”取得良好成效。

积累形成五个基本经验

强化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坚持将发展庭院经济作为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防止返贫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上与其他重点任务同部署、同要求、同推动,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庭院经济市县党委、政府加大统筹推进力度,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本地庭院经济发展,定期召开部署会议,明确目标任务,出台指导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实行市、县、乡三级分包责任制,将完成任务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加大政策扶持。省政府制定出台《吉林省2017-2020年促进农民增收行动计划》,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培育促进农民增收新动能,推动各地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开展 “一户一亩效益田”创建活动,带动广大农户参与,把发展庭院经济纳入棚膜政策扶持范围,引导庭院高效特色种植,发展药材、观赏药用花卉、食用菌、高档蔬菜;引导庭院特色棚膜养殖,发展高附加值的药用、貂狐等经济动物和鱼鸟等观赏类品种;引导开展庭院棚膜采摘,确保农民收入增长势头不逆转,实现农民收入年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各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实行银信部门贷一块、项目资金扶持一块、政府资金投入一块、群众自筹一块的办法,有效化解庭院经济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创新发展方式。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实行分类指导,按照“宜种则种,宜加则加”原则,指导农户科学确定庭院经济项目。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庭院经济管理方式,引导庭院经济向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迈进。特别是依托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回收“三统一”措施,有力促进了庭院经济健康发展。

科技服务支撑。全省2.6万名乡村振兴指导员、2800名农业经理人和专业农机手等乡村振兴领军人、54支科技特派员专家队伍和22个产业技术专家组、83名农技特聘员和6000余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持续发挥指导服务作用,深入庭院经济农户家中开展“点对点”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为脱贫地区产业健康发展和脱贫群众发展庭院经济保驾护航。各地积极开展科技结对子、送科技下乡和“项目进农家”等活动,加大对农业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等知识普及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指导农户发展庭院经济。镇赉县围绕发展庭院经济深入开展“千名科技人员入百村”和科技人员支农“五个一”活动。白城市洮北区印发《发展庭院经济技术指南》7000份。通榆县印发《庭院经济作物栽培技术手册》1.5万份。

加强示范引领。各地广泛利用各类新闻媒体,深入宣传报道庭院经济先进做法,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观摩等形式,激发广大农民参与发展庭院经济的自觉性、主动性。大安市及时总结宣传舍力镇养鸡状元刘金英、大赉乡草莓状元李秋兰、丰收镇养狐大王吴仲贤等创业致富事迹,宣传推介“开心农场”农业观光采摘和月亮泡镇先进村“榔头泡”浴场与庭院种植观光采摘相结合等典型做法。洮南市宣传推广福顺镇草莓、车力乡红提、安定瓜果、洮府乡有机蔬菜种植等样板,以点带面助推当地庭院经济发展。镇赉县以典型形式现身说法,大力宣传镇赉镇南岗子村棚膜经济和庭院加工示范户徐成凯、杏花村大葱之王吴成军、葡萄状元刘玉杰等典型人物事迹,激发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热情。洮北区编写《庭院经济典型材料汇编》,免费发放到乡村屯户,极大调动起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