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葱产业的
有利条件及栽培要点
今年我市大葱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大葱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已列入了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
1.特征特性
大葱为百合科草本植物。成株高70~90cm。大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地域性广,丰产性好,极耐贮藏。亩产可达6000~7000公斤。大葱在我市可作周年栽培,生长期180~210天。目前我市大葱推广品种有元藏、天光一本等。
2.开发优势
大葱富含多种营养成份,味鲜辣香,具有增进食欲、开胃消食、杀菌防病、除寒解毒等作用。大葱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居民重要调味品。近年来,我市引种大葱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气候及土壤条件优越,冬季少有严寒,大葱能在田生长,以及土壤条件良好,机械化程度较高,交通快捷等。
3.栽培要点
茬口布局。我市是葱麦、葱豆、葱菜等二熟制栽培地区,前茬小麦、青蚕豆、西兰花、白花菜等收获以后均可移栽大葱,形成了大葱—青蚕豆、大葱—小麦、大葱—西兰花或白花菜等高效种植模式。
育苗准备。苗床准备苗床地应深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有机肥3kg,与苗床土拌匀耙细平整,按140cm规格做畦,畦沟宽40cm,深25cm,一般用大葱专用开沟作垄机开畦沟。
苗床种管。3月上旬播种,播种时床畦内先浇足底水,将种子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齐苗后撤去地膜及遮阳网,搭建小拱棚。葱苗第1片真叶长出后,要保持水分充足,应视墒情喷水1~2次。随后,注意浇水、除草、追肥。苗期注意防病害,可在出苗后喷75%百菌清可湿粉6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粉800~1000倍液2~3次。
移栽定植。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土质肥沃、交通便利、3年未种大葱的田块,亩施腐熟有机肥3~4m3,复合肥(氮磷钾分别为15:15:15)50kg,开移栽沟一般采用大葱专用开沟作垄机,按行距95~100cm开沟,沟宽40cm,深25cm。葱苗移栽前两天在苗床上浇透水,按大、中、小苗分级,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浸泡根部5~10分钟,剪掉葱苗叶片部分的1/3~1/4,再移栽定植。
科学定植。按株距2~3cm定植在移栽沟内,每米可栽40棵左右,葱苗务必垂直栽入沟中,边栽边将葱株两边的松土踏实,这是保证葱白直立的关键。
田间管理。覆土。苗粗0.8cm时第1次覆土,茎粗1.2cm左右时第2次覆土,覆土高度均离葱杈2.5~3.0cm,两次覆土后,垄沟基本填平;培土。茎粗1.5cm时第1次培土、1.7~2.0cm时第2次培土、培土高度距葱杈3cm,收获前20天第3次培土,留4片新叶,以保证葱白整齐度;肥水管理。大葱生长前期要求较多的氮肥,生长后期却需要较多的磷钾肥,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适当配磷、钾肥的原则。一般全生育期追肥4次,即定植成活后,亩施尿素7.5~10kg,过磷配钙15kg。第二次覆土前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kg,复合肥30kg。第二次培土前亩追施复合肥30kg、硫酸钾15kg。梅雨季节要葱田明涝暗渍。秋季,是葱白生成的重要时期,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结合浇水应亩施尿素15~20kg;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使用农药符合GB4285规定;药剂防治。紫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叶面喷雾,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霜霉病,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5~7天再喷一次。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再喷一次,连喷3~4次。葱蓟马,用20%速灭杀丁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4.收获及运输
大葱一般在10月下旬起进入收获期。因我市冬天气温并无严寒或极寒天气,故大葱可在田生长,应遵循“以销定收”原则,根据市场销售实施收获。收获及运输过程中应努力避免机械及人工损伤,确保大葱品相,并减少不必要的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