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4年多的试种,今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3万亩早熟豌豆,加上早春的马铃薯和夏季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实现一年“四种四收”不断茬,让土地利用最大化,助力粮食增产增收。
这段时间正是秋种秋播的大好时节,9月14号上午,在开州区竹溪镇大坪村,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站长张继君正在对早熟豌豆种植进行现场技术培训。“播种的规格大家一定要严格把握,行距40厘米,穴距20厘米。每一窝播种5-6颗,长起来之后有5-6根幼苗,播种密度上去了,豌豆长起来就可以豌豆挨着豌豆,防止杂草的生长,减少后期除草的工作量。”
在培训现场,专家从早熟豌豆的前期打窝、播种、施肥,再到田间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事实上,此次推广种植的早熟豌豆是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由专家经过4年多试验,筛选出来的适合重庆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中秦1号”,比传统豌豆要提早3个月上市。“这个豌豆的生育期只有95天,短短的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收获鲜荚,按照我们的栽培技术,亩产在600公斤没问题,到12月底上市,价格至少3元一斤,亩产值可以达到2000元以上,提高了农户土地的周年种植效益。”张继君介绍。
同样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前不久才完成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机收。玉米的秸秆刚好成为滋养土地的肥料,加上今年4月收获的马铃薯,一块土地实现了一年“四种四收”不断茬,粮食亩产收益突破7000元。开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粮油服务站站长王开周算了一笔账,“经过我们的田间测产,春马铃薯的亩产值达到3000元以上,我们的玉米大豆可以达到2200元以上,最后这一季的早熟豌豆可以达到2000元以上。全年亩产效益可以突破7200元。”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早熟豌豆3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