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北新闻9月29日电 (崔志平 王皎 王希录)28日,在河北省故城县辛庄乡东辛庄村的蘑菇大棚内,阵阵菌菇清香扑鼻而来,种植户正忙着摆放菌棒、喷洒营养液。摆放整齐的菌棒上,一朵朵肉质饱满的小平菇已冒出头,长势喜人。
“这块地共27亩,建了10个蘑菇大棚。一个大棚每年用不到十万斤干料,一斤干料差不多出一斤半蘑菇,一年能收成十三四万斤蘑菇。按市场价两块钱一斤的话,减去成本,这一个大棚每年能收入十五六万元。”说起自己种的蘑菇,蘑菇种植户杜志新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菌棒上的蘑菇长势喜人。 齐红雨 摄
蘑菇大棚外面,二十多个农民正忙着给菌棒装料、运输。“在这儿干活的都是我们本村人,这里离家近,不耽误大伙儿做饭接送孩子。他们忙完自己地里的活儿,就来这里装菌棒,装一个菌棒2毛,手快的一天能装700多个,挣一百多块钱。”东辛庄妇女主任冯杨说。
“前些年,大伙儿懂蘑菇种植技术的不多,全县种植蘑菇的规模也比较小。后来,县里组织农技专家,对菌类种植户开展常态化指导。随着培育技术的成熟,我们开始尝试菌类种植技术创新,用玉米芯、农作物秸秆做原料,既能发展特色食用菌产业,又能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加上食用菌大棚的建立,也给不方便出门务工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村民们对这项产业都很支持。”故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培忠说。
河北省故城县东辛庄村的蘑菇大棚。 齐红雨 摄
食用菌助力乡村振兴,小蘑菇铺就农民“致富路”。“现在,我们故城县共种植各类菌菇400多亩,涉及10个乡镇的30多个村,每年总产值达到3000万元,带动全县600多人就业,菌菇种植成了我们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故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秦立燕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