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是竹的幼芽,原产中国,其类型众多,一年四季皆有,但惟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自古被当作“菜中珍品”。竹笋不仅清脆可口,而且还有不错的养生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竹笋种植也成了一项非常良好的致富项目。那么竹笋要怎么种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竹笋的种植技术。

竹笋

竹笋

一、造林技术

造林技术主要包括植苗造林、播种造林,而其中每一项又包含了许多技术,例如选址、留梢、栽种等。其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部分:

1、林地选择与整体:造林地选择最好以背风向阳且土壤肥沃的地带为宜。整地一般采用全垦整地,可深翻30厘米,有利于除去石头、树根等杂物。

2、母竹选择:母竹的选择尽量以无病虫害,枝下高低且无开花等标准为宜,一般年龄为1~2年的母竹是上佳选择。

3、栽种时间:栽种时间以春秋时节为主,冬季则为11月栽种。

二、幼林抚育

幼林抚育是加速幼林郁闭和促进幼林生长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大致技术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及时补植:对于已死的母竹要及时补上,避免影响成林速度。

2、除草松土:在杂草旺盛期,做好及时的除草工作,而定期松土可以为幼林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利于养分的吸收。

3、水分管理:若遇若遇干旱要浇水,特别是7-9月竹鞭生长与笋芽分化期,这一期间需要的水分含量较多。

竹笋

竹笋

三、早出高产技术

采用早出高产技术,可以大大的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竹笋产量的提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技术要点:

1、覆盖物选择:竹叶最好,现在用的较多的有稻草、谷壳等。

2、覆盖时间和方法:覆盖时间在立夏节气左右,随后每隔两三个月覆盖一次,一年三次。覆盖方法则采用的是双层覆盖法。

3、施肥技术:施肥周期打字和覆盖时间保持一致,施肥量大致以每亩尿素50公斤、厩肥1000公斤以及施复合肥100公斤为主,当然根据实际的种植情况,还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上就是竹笋的种植技术,竹笋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因此种植管理起来也比较简便。为了提高种植效益,我们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工作。想了解更多种植技术,请关注第一农经网。

(第一农经整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