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欢,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畜牧服务站选派的科技特派员,自被选派为乡村科技特派员以来,她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职责,强化科技服务意识,以促农增效、带农增收为目标,深入基层一线,宣传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推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新技术,引进新优品种,创建示范点、办班培训、实地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方法扎实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提高产业水平,推动全县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韦小欢曾多次获上级嘉奖,组织县畜牧服务站参与实施“广西牛羊现代生态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项目并获得2021年度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获2021、2022年广西畜牧业生产监测统计优秀工作者;获2021年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三等奖。2021年被推选为河池市第五届人大代表;获2022年第七届“广西最美兽医”荣誉称号;2022年全区乡村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年度考评优秀等次;2022年评为全县绩效考评优秀等次;2022年获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员会统战部确认为无党派人士政治身份。参与由广西大学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主持的《罗城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施中、发表科技论文6篇,并参与编写项目企业标准《广西大石山区肉牛主要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广西大石山区肉牛养殖盈利运营技术规程》。
▲技术培训现场
01
四“新”措施立典型
带动畜牧业发展壮大
韦小欢注重选树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她积极指导建设示范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以家庭生产模式为主导,指导当地群众充分利用资源发展肉牛养殖,通过高效肉牛养殖技术和肉牛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应用,发展特色品种养殖,产业带动,能人带头,把产业做稳做强做大。
例如,在指导罗城寨道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养牛示范点时,韦小欢多次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了解到该合作社肉牛养殖主要存在“养殖规模小、品种良种化低、管理模式落后、养殖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韦小欢与养殖业主共同探讨交流,制定出适合该合作社的科技帮扶措施:
创新养殖模式。采取“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科技特派员”的养殖模式,合作方可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村集体投入部分资金,农户进场务工以及收购农户的牧草秸秆等,累计带动130多户群众增收,其中35户是脱贫户。
更新养殖品种。养殖1头杂交牛6个月可达200公斤以上,而养殖1头本地牛6个月仅重75公斤左右,饲养杂交牛比本地牛可多获利润3000-5000元/头,因此,动员该合作社把原来饲养的本地牛全部改成杂交牛,并到东北、内蒙等地引进西门塔尔杂交良种能繁母牛进行人工授精生产杂交牛仔育肥,同时购买6个月以上架子牛或者瘦牛集中圈饲2-3个月进行短期育肥。
▲韦小欢(右一)向养殖户讲解畜禽养殖技术
革新饲养观念。指导养殖场改变原来的混合饲养为现在的分类集中圈养,把母牛和育肥牛进行分栏饲养、管理,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牛群分别给予营养,精粗料科学搭配进行饲喂,提高饲料利用率,使养殖成本降低;同时在日常饲养过程增加益生素微生态制剂的应用,进行生态养殖,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谋新疫病防控措施。在合作社落实门禁制度,新建牛场消毒室及消毒通道,加强养殖场消毒灭源工作,同时制订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减少了疫病发生率,减少了经济损失,降低了兽药使用成本。
通过四“新”措施,该合作社扩大了生产规模,新建了3栋牛舍,肉牛产业得到了健康发展,经济效益大大提高,饲养规模由原来的300头扩大到500多头,2022年共出栏肉牛363头,产值达8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牛46户,饲养良种牛215头。养殖场节本增效25万元。
▲韦小欢(右二)与兽医技术人员为养殖户诊断牛疾病
02
整合资源补充短板
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
活用政策精准发力。运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2022年支持牛羊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指导罗城四把镇凯霞家庭农场完成牛场改扩建项目申报工作,并通过区市专家组验收,获项目奖补资金31万元,使养殖场产能得到较大提升。运用自治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政策,对脱贫户、监测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给予一定奖补,2022年,全县获肉牛产业奖补共3433户,奖补资金1338.68万元。运用县级财政资金48万元及县级畜牧经费12万元支持全县24个主要畜禽示范点建设,改善养殖场基础设施及粪污设施建设,激励示范场积极补栏增量和满栏运行,为全县畜禽养殖业提供示范。
▲韦小欢(左一)向养殖户宣传政策
实施项目助农振兴。实施2022年支持杂交母牛(含母水牛)扩繁增量项目,全县受益规模养殖场561个,获补助资金356.4万元。实施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推广先进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技术,并利用项目经费19万元购买物资发放给科技示范户,通过项目资金及一系列政策扶持,激发养殖户发展畜禽养殖的积极性,建设与发展当地特色产业,稳固产业发展,保证当地脱贫户就业岗位、收入稳定,助农振兴发展。
▲韦小欢(右二)参与广西牛羊产业创新团队实施项目
03
高质服务提振信心
构建畜牧业发展新格局
精准施救挽回损失。韦小欢坚持以科技服务为理念,促进农户增收增效为目的,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在工作过程中她做到了有求必应,随喊随到,从不以任何理由拒绝。例如,2022年11月26日星期天的早上7点多接到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春养殖家庭农场场主潘宝春的电话报告:该养殖场存栏的3500多只鸡几天来连续有批量死亡情况,她不顾天冷下雨路滑,即刻背起药箱前往现场查看,通过对养殖场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调查,了解分析并对发病鸡进行解剖,发现疫病主要是由多种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主要疫病包括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针对这些问题,韦小欢现场给养殖户制定了详细的防治方案,采用低毒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合理的饲料配方、定期消毒、加强环境卫生、精准疫苗接种、建立定期疫情监测制度等方式方法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养殖场的疫病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禽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死亡率大幅降低,为养殖场挽回损失约10多万元。据统计,防治措施实施后,养殖场的收益增长了15%以上。
▲韦小欢(左二)指导养殖场科学配制使用饲料
服务提振发展信心。韦小欢积极深入全县畜禽养殖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工作,2022年度累计服务对象43个,服务签到天数78天、次数130次;服务基地面积20555亩,预估年总产值49020万元;开展科技培训8期27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发布服务简报信息58条、远程指导问题解答28个、科技培训视频12条;远程指导服务26个;在省级网络媒体、县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官网等发表新闻报道4篇;为养殖服务基地引进新品种8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为服务基地解决主要养殖技术问题50多个。通过指导,提高了业主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养殖户养殖信心和积极性,提高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2022年全县畜牧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出栏生猪19.99万头、同比增长6.6%;肉牛3.58万头、同比增长11.77%;肉羊2.6万只,同比增长5.68%。
▲韦小欢(右一)给养殖户免费发放消毒药并指导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