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办案检察官
近年来,陕西省检察机关以奋力追赶超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三有”争创活动为抓手,聚焦新时代法律监督职责定位,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持续提升法律监督质效,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坚定、传承忠诚奉献底色,理念先进、聚焦专业精进亮色的优秀办案团队和优秀办案检察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其中的一位——泾阳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刘娜。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场江湖梦,在那里,鲜衣怒马,仗剑天涯,除暴安良,扶弱济贫。
检察官刘娜也一样,但她的江湖是黑白分明的公平正义,心系百姓的肝胆相照,扶危纾困的侠骨柔情。她的江湖就在她的检察工作中,12年间,她从利剑出鞘、惩贪治腐的反贪人,到笔耕不辍、综合服务的政工人,从以法为剑、以理为刃的国家公诉人,到护航青春、守护明天的未检人,再到如今温情服务、仗剑执法的控申、刑执人。
她的江湖,有凌厉,也有柔情;有细腻,也有宏愿。
温情服务 耐心接访
守好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反贪转隶后,刘娜被调入集刑执、控申、案管、研究室为一体的第三检察部主任。
她深知,信访案件多是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也是检察发展的民心工程,所以在对待控申工作上,她付出了更多的用心和耐心。
高某多次到泾阳县人民检察院信访,每一次来访,都要将案件从头开始讲一遍,并且越说情绪越激动。
面对这样的上访人,大家都有些无奈,便向刘娜寻求帮助。刘娜不但不厌烦,反而次次都亲自接待,并认真倾听他对案件的控诉。为了弄清楚这个案件的细枝末节,刘娜翻阅了案件所有卷宗材料,还向原案承办检察官了解情况,仔细对高某进行释法说理。经过多次的沟通,高某的情绪平和了很多,可还是固执的一次次到检察院信访,像拉家常一样向她诉说“委屈”。
刘娜在倾听中,发现高某因原案未能充分辩解,始终过不了自己心中的坎儿。为了打开高某心结,刘娜在取得他同意后,专门为其举办并亲自主持了一场信访案件听证会,不但邀请了原案承办检察官团队参加,还免费为高某聘请了律师,并通知高某儿子陪同。听证会上,高某进行了充分的辩解,原案承办人结合案情对高某进行了释法说理,听证员发表了对该案的意见,律师也和高某进行了单独的沟通,大家力劝高某息诉罢访。会后,高某儿子不断地对刘娜说:“刘检察官,我爸太固执,确实给你们添麻烦了”。高某也由衷的说:“看的出来,你对我这个事儿是上了心的,不管最后怎么样,我都感谢你”。
接待群众,有时接纳的是泪水与怒火,但传递的却是公平与温情。在慢慢时光和法治耕耘之中,刘娜始终勤勉为公,她的一次接访就是一份法治传单,以耐心筑起百姓心中正义之墙。
小处着手 做大文章
创新探索“群众身边的检察院”
随着工作的转变,刘娜开始深思,这些年,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期待在不断升高,而检察机关的基层基础却一直是空白。在乡镇一级,公安有派出所,法院有法庭,司法局有司法所,而检察院呢,什么也没有。加上检察人员比例较少、工作环节又是居中监督的缘故,检察机关与老百姓的距离一直比较远,甚至很多群众不知道有检察院的存在。也因为公众认知度不高的原因,检察人员到基层村镇开展工作也较为困难。
为了寻找解决方法,刘娜开始在工作之余下乡调研,不断从细微之处寻找工作新思路。没经验可寻,没方法可鉴,她便一次次来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谈谈检察工作、听听群众心声,在摸索中建立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经过半年的筹划和实践,2020年6月,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她以梦想为蓝图,在传统控申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理念,创新在泾阳县9个乡镇司法所、40个中心村设立了“群众身边的检察院”,打造12309检察服务的前沿哨站。工作方式也随之由“群众上访”,向“干警下访”转变。
2020年11月,在河南某地下管线检测有限公司开挖老周家后院的一分亩苹果地检测天然气管线时,双方因土地使用问题发生纠纷。工队表示,这次紧急排查问题管线,其他部分管线都已排查完毕,有问题的应该是老周家后院这段村民集中居住区的管线,如不及时排故修复,导致天然气泄漏,有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而老周表示,这家公司一年前就在他家地里施工过,当时签了简单的协议书并给了少许补偿,口头承诺一周左右时间完成施工,并将土地恢复原貌,但因种种原因,开挖后拖了一年时间,致其部分苹果园撂荒,且因开挖后长时间堆土问题,很多果树出现不同程度受损,因此老周再次要求工队赔偿之前的损失,同时这次开挖要重新补偿。工队则认为,针对这块土地已经补偿过老周,而且协议书中并没有写施工期限,老周要求的赔偿及再次补偿均不合理。
老周因工队的强势态度,气愤的要求15万元的赔偿,工队则表示不可能接受老周的无理要求,双方僵持不下,危机却笼罩着附近的几百户村民。因涉及公共安全,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多次协调均无结果,直到“群众身边的检察院”聘任的检察网格信息员拨通了驻村检察官的电话求助。刘娜初步了解情况后,立即带领检察官小组赶到村委会,并决定联系矛盾双方到村委会进行调解。经过几个小时现场释法说理和面对面、背对背的调解,最终获得双方认可,双方同意以1万元补偿解决土地使用纠纷,并签署了调解协议。为了打消双方顾虑,刘娜提出工队方在施工前将补偿款交到检察网格信息员手中,待施工结束,由其将该款项交给老周。几周后,当老周拿到补偿款时激动不已:“检察官能在百忙之中到家门口来扎扎实实的给我解决问题,让我很感动。你们要不来,我们还不知道要吵到什么时候,村民也都不得安心,你们真正是群众身边的检察官。”
现在,“群众身边的检察院”已经走上正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以矛盾化解、司法救助、企业帮扶、乡村振兴、法治宣传、平安建设、社区矫正监督、公益诉讼线索收集等工作为服务重点,以每月定期下访巡访为工作原则,融合村、镇、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层人员力量,使处于司法“二线”的检察人员更加走进群众,也使检察工作更加接地气。这一工作方法被咸阳市检察机关作为经验在全市推广,参加了全省政法系统的诉源治理成果展示,受到了省检察院《检察院情况反映》、省委政法委《陕西政法》的刊载,最高检也对该项工作情况予以调研。12309服务中心还以此为依托成功申报“第十届全国文明接待室”。刘娜服务民生检察的事迹也被咸阳电视台报道。
心中有光 凡而不凡
温情打造“检爱”司法救助+
什么是不简单,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是不平凡,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两年前,泾阳发生了一起爆炸案。事故发生后,刘娜一直关注进展。在案件移送检察院后,她就带领干警专程到被害人安某家里、村里进行实地走访。得知安某本人在事故中身体80%烧伤,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治疗花费50余万元,但并未获得任何经济赔偿;儿子小安也在本起事故中丧生,女儿正在上小学;85岁的老父亲体弱多病,没有经济来源;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妻子得了癌症,事故发生后因为经济原因,不但停止了继续治疗,还得在周围打零工维持一家最基本的生计。
分析案件,安某及其家人符合国家司法救助的政策,应当救助,可是面对案卷,刘娜却陷入了深思:院里一年的司法救助金只有几万元,而申请司法救助的人数将近30人,平均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话才一两千元,远不足以救助这样一个风雨飘零的家庭;如果少办几个救助案子的话,不但与“应救尽救”的政策相违背,而且那些人也都是像安某一样在案件中受到伤害的困难群众,又该如何取舍呢?对刘娜来说,尽快办结案件,就完成了工作,可是她自问:“这就是我工作的全部吗?它符合我办案的初心吗?一个小小的案子,对我来说就是敲打键盘出一份报告,可对于受到心灵创伤和生活困难双重痛苦的这些被救助人和他的家庭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情。”
有没有一种态度、一项制度,可以让这些可怜的人、可怜的家庭重新回到人生温暖的轨道呢?没有资金刘娜就去争取资金,没有制度她就创新制定制度。通过这个案件的深思,刘娜决定将所有的救助案件暂缓办理,在取得院领导支持后,以检察院的名义,带动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门加入到司法救助中来。她到省市检察院说明情况,尽力为被救助人争取到更多的司法救助资金;到其中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被救助人所在的乡镇、学校为其申请低保、教育补贴等政策;通过省电视台向社会呼吁,希望各界爱心力量的加入;创新工作机制,与慈善机构联合成立“检爱”司法救助慈善基金,联合面向社会筹集资金。
最终,26个人的救助金从只能人均一两千,变为了五千到三万元不等,不但帮助这些家庭暂时缓解了生活的压力,还让部分特别贫困的人有了一份长远的保障。“检爱”基金筹款期间,很多爱心企业与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甚至有一家康复中心承诺为身患癌症的安某妻子进行免费治疗。
“在我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感受到了这么多人像家人一样的帮助,无论如何,我都要走下去,在有余力时也会回报社会。”安某在采访时泪流满面地说。
刘娜解决司法救助金问题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机制已层报最高检,还被陕西电视台报道。
讲好检察故事 传播法治能量
揭开控申工作“神秘面纱”
刘娜深知,当前的控申检察工作面临着新挑战,也赋予了新的机遇,所以她在工作中始终牢记使命、不断自我精进,不仅勇于争先创新,而且敢于挑战自我。
在法治宣传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她自行撰写稿件、自学制作PPT,多次为在校师生、校园保安、人大常委会委员进行法治讲座。因毒品预防方面的突出成效,她还被授予“全省新时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校外辅导员”的称号。
她深入群众,成功化解多年重复信访案件,接待回复力求极致,矛盾化解止于至善,办案成效被院领导认可并决定改编拍摄成微电影。为了还原剧本的真实性,更好地宣传控申工作,刘娜义不容辞出境主演,跨行挑战自我。拍摄中,无论是近距离的表情语言特写,还是大场面的随机应变把控,她都能演绎的细致到位,精彩诠释了一代控申检察官“爱”的担当。拍摄的微电影《就在你身边》,进一步宣传了控申检察的职业特色和社会关注热点,呈现了新时期检察机关在法律服务和发展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反映了检察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最终,该影片获得省检察院第二届陕检电影节“网民最喜欢的微电影”,省政法委“平安陕西”微电影三等奖。
刘娜,时刻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为民的作风,在自己的岗位上深耕厚植,以匠心守初心,自觉为新时代控申使命不懈奋斗。在她恒久热情的带领下,同志们团结一心,在检察院“最不起眼”的控申岗位上一次次拿下好成绩、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