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已势不可挡地成为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各地 正千方百计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面对卓达,300多个地方 主动用重资产招商模式——出资按照企业的需求建设工厂厂房和办公生活设施, 帮助架起企业与金融单位的桥梁,搭建融资平台,为产业发展引来金融活水,卓达带核心技术和管理团队“拎包入驻”,“轻装上阵”抢占市场。

主导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各地 深知,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以独步天下的技术实力,占据了 建筑科技制高点,成为各地对传统产业进行革命性淘汰,以替代性增长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成为大幅增加财政税收和GDP水平,带动大量人口有效就业和脱贫致富的法宝;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拉动产业聚集,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利器。

“我们愿意用重资产招商模式,为卓达提供厂房等设施设备服务。”在6月3日开幕的2017“丝博会”上,新疆塔城乌苏市副市长陈斌在考察了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之后,热切邀请卓达前往乌苏市发展。“你们只需要带着技术和团队来,设施 和建设交给 。”

卓达

新疆乌苏市副市长陈斌(右二)盛邀卓达前往共建产业新城

其实远不止新疆乌苏承诺对卓达项目进行重资产招商。在4天的丝博会期间,总共有近100家地方 代表主动提出为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提供免费厂房、办公楼等重资产服务, 同时帮助联系金融机构,搭建面向全社会的融资平台,帮助企业引来资金活水,实现产业快速启动和发展。

卓达

陕西榆林市市长尉俊东(右一)考察卓达绿建,深入了解卓达绿建产业核心竞争力

自今年以来,已有320多个地方 前来考察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体系,并商议以重资产招商模式引进卓达绿建项目,政企合力建设产业新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

经济上的效益:重资产招商只青睐像卓达绿建这样的产业龙头

重资产招商模式,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的一种突破式发展。以 重资产投入为主,强调“建设厂房,企业拎包入驻”, 全方位综合配套,企业则轻装上阵,全力抢占市场先机。

卓达

重资产招商,提供厂房、设备,企业“轻装上阵”凭借高技术占领市场

与此同时,作为非普惠政策的“重资产招商模式”,对企业选择 严格。一般承租重资产的必须是产业龙头,进而可引进关联配套企业,延伸特色产业链,产生集聚效应。

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正是这样的“产业龙头”。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卓达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装配式建筑及材料专利12074项,已经受理8521项,获得专利证书2845本,参与编写了4部国家标准,已成为国内外建材和建筑领域的“专利之王”。尤其是其独立研发的 个“造楼机”体系,实现了“吃”进固废,“吐”出高楼,100米高的33层精装修住宅楼,按照每天一层的速度飞速建造,4个月后连同地下室一并交付使用,直接拎包入住。卓达已经占据了 装配式建筑产业制高点。

但卓达绿建项目能成为各地争抢的“香饽饽”,还在于它能为各地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据测算,一座年产能5000万平方米的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以扶贫房、解困房、商品房、公建和装修平均2500元/平方米计,则可以创造产值1250亿元。同时,还可拉动100亿元的密闭式门窗、100亿元智能家居、100亿元智慧家电和200亿元轻钢和重钢结构产业,这些直接关联的产业规模经济可以达到500亿元。由此可给地方 每年纳税175亿元,极大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

卓达

卓达绿建开创了固废原料制备、建筑板材制备、建筑部品制备、建筑智能装配的四合一联合制造体系

“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无疑是重资产招商的 目标。”研究行业发展多年的 孟聿清表示,在经济下行和产能过剩的严峻形势下,附加值高、关联性强、纳税额多的高技术产业无疑是各地 竞相争夺的对象。拥有 技术和占据广阔市场的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必然成为竞相邀请的项目。

政治上的考量:卓达绿建强劲就业安置能力实现各地脱贫致富

毕竟不是企业,“争”卓达除了经济因素,更有政治考量。

城镇化是农业转移人口不断市民化的过程,其中产业发展是解决农村人口就业、融入城市的关键。

据测算,每建设1亿平方米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能够直接安排70万人就业,再加上服务配套人口,可聚集100多万产业人口。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不足5%,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加上城镇化还要持续35-40年,城镇化本身是一个持续大建设的过程,将创造持久的工作岗位和市场需求,避免了“今天上岗、明天下岗”,进而确保农民成为工作稳定的产业工人。

卓达

卓达黑龙江绿色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万名产业工人大招工仪式启动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凭借卓达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强大的盈利能力,卓达集团在贫困地区展开大招工工作,组建建筑产业大军。招工优先招聘贫困家庭,并为他们提供系统、细致的技能培训,提供“4000元工资、600元伙食全免、五险一金、四季工装、大礼拜天、8工作、年节有薪假”等优厚待遇,实现贫困人口一举脱贫。

如此待遇对于农业人口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既解决了生计问题,又无需外出打工,改变生活方式的农民就愿意拆迁进行就地城镇化改造,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2017年是国家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卓达以新兴产业扶贫的模式,形成了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同时,卓达还将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就业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在就业中脱贫,在发展中致富”,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繁荣发展。

发展上的跨越:让各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大城市化成为可能

卓达在立足代表国家住宅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绿色装配式建筑尖端科技的同时,还不遗余力地推动区域快速实现大城市化,备受各地 欢迎。

卓达

卓达二产先行、三产联动、产业造城模式在结出丰硕成果。图为卓达广安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投产暨产业工人高档社区理想城开工启动仪式

“卓达的全区域大开发模式,为城镇化开拓出无限空间。”卓达集团副总裁李建峰介绍说,依托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无可比拟的就业安置能力,卓达可以全面吸收项目地农民就业,将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进而转化为城市居民。农民废弃的宅基地即可实现复耕,实现大规模种植,引入农业机械化,引进富硒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等业态,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农业效益,重塑农业信誉。

旧村落的折迁改造复耕后,可通过拆村并镇、土地漂移、占补平衡,实现耕地与建设用地协调发展,让城镇化从消耗土地资源转变为创造土地资源。一方面利用绿色装配式建筑建设速度快效 的 ,先建后搬,建设高品质住宅,集中安置拆迁农民;另一方面,腾出更多建设用地指标,为产业新城开发提供后续的建设用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为当地引入一流的 、文化、医疗、健康、商贸、会展、公园等公共配套,建造繁华的生态产业新城。

李建峰表示,卓达在各地的产业新城建设中,实现了产业发展规划、新城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齐头并进,有效规避当前的城市化通病,从而推进新兴产业、城市人口、公共服务、金融 的大量聚集,经过5-8年即可以推动区域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让各地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大城市化成为可能。

政企携手,共谋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卓达咬定绿色发展,为各地促进区域发展、拉动产业转型、推动社会进步、实现追赶超越寻找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卓达正与越来越多的地方 一起,矢志不渝地推动民族工业发展,以永无止境的创新突破、永无止境的自我革命,缔造推动区域实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