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9年

西汉·元光六年

冬季,西汉政府开始征收商人货车、货船捐税。

农林部长 (大司农) 郑当时建议:“如果在渭水跟黄河之间,开凿输水渠道,不但从关东 (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东北〕以东) 容易运输粮秣,又可以引水灌溉一万余顷农田。”

春季,西汉帝 (七任武帝) 刘彻 (本年二十八岁) 下诏征调士卒数万人,依照郑当时的设计,修筑输水渠道。三年后竣工,人民获益不浅。

匈奴汗国 (王庭设蒙古国哈拉和林市) 军队突入上谷郡 (河北省怀来县) ,屠杀及俘虏中国官民。

西汉政府对匈奴反攻。车骑将军卫青,从上谷郡出发。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 (河北省蔚县) 出发。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郡 (内蒙古托克托县) 出发。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郡 (山西省右玉县) 出发。每人率一万骑兵,先攻击两个边境贸易站 (关市) 附近的匈奴驻军。卫青抵达龙城 (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 ,斩杀和俘虏七百人。公孙贺没有收获。公孙敖被匈奴击败,丧失七千骑兵 (这应是一场大败,损失主力三分之二) 。李广也被匈奴击败生擒;当时李广身负重伤,不能站立,匈奴在两马间架上一张网床,把李广放到上面,走了十数里,李广假装死亡,趁敌人不备,突然间一跃而起,扑上押送的匈奴战士马背,夺得弓箭,在敌人惊愕刹那,拼命抽打马匹,狂驰南奔,终于逃脱。

龙口种植致富_龙口大棚种植区是哪_龙口养殖

公元前二世纪·前一二九年汉匈对峙

第一次反击便全盘失败,刘彻大发雷霆,逮捕公孙敖、李广,判处死刑;稍后缴纳赎金免死,贬作平民,唯封卫青准侯爵——关内侯。卫青虽然是奴仆出身 (卫青跟姐姐卫子夫,都是平阳公主的家奴) ,然而精于骑马射箭,勇敢超过常人,对知识分子跟各级官员,十分谦恭,对战士也很恩遇。官兵都乐于效命,有大将元帅的气度和才能。所以,每次出师,都建立功勋,人们由此佩服刘彻能发掘人才。

夏季,大旱,蝗虫成灾。

六月,刘彻前往雍县 (陕西省凤翔县) 。

秋季,匈奴汗国屡次攻击边塞,渔阳郡 (北京市密云区) 受害最重。西汉政府任命皇城保安司令 (卫尉) 韩安国当材官将军,率军进屯渔阳郡。

●公元前128年

西汉·元朔元年

冬季,十一月,西汉王朝皇帝 (七任武帝) 刘彻 (本年二十九岁) 下诏说:“我屡次颁发命令,征求廉洁、孝顺人士,希望成为风气,使从前圣人们的事业,得以发扬光大。即令是十户人家的村落,一定有忠信君子;三个人的行为,一定有我可学习的地方,可是,直到今天为止,发现一个偌大的郡,竟推荐不出来一个人才。是教化还不能达到民间?或是有品德的人,被强行隔绝,不使他们出头?推荐贤能的,应受上等的奖赏;压制贤能的,应公开诛杀,这是古代的方法。主管单位对拒绝推荐贤能的郡长 (二千石) ,应制定处罚细则。”主管单位奏报说:“不推荐孝顺人士,以抗拒诏书论罪,斩首;不推荐廉洁,表示他没有能力担任他的职务,免职。”刘彻批准。

十二月,江都王 (首府广陵〔江苏省扬州市〕) 刘非 (六任景帝刘启子) 逝世

皇子刘据诞生。

三月十三日,封刘据的娘亲卫子夫当皇后,赦免天下罪犯 (古时三十得子,已算很晚,因此才有此狂喜,母因子贵,卫子夫遂坐上皇后宝座。说明儿子对皇家的重要性) 。

秋季,匈奴汗国派骑兵二万人,攻击汉朝,斩辽西郡 (辽宁省义县西) 郡长 (太守) ,掳掠两千余人。又攻入渔阳郡 (北京市密云区) 、雁门郡 (山西省右玉县) ,各掳掠及屠杀一千余人。围攻韩安国营垒,韩安国兵团不能支持,向东撤退,驻扎北平 (即右北平郡,郡政府设平刚〔内蒙古宁城县西南〕) 。数月后,韩安国逝世 (韩安国明年〔前一二七年〕逝世,在此合并叙述) 。刘彻再征召李广,出任右北平郡郡长。李广善战,匈奴汗国称之为“飞将军”,远远躲避。数年之间,不敢侵犯右北平郡境界。

李广从一个被贬黜的小民,忽然被擢升到郡长高位 (二千石) ,对个人而言,是一个剧变,因西汉王朝时代的郡长,可以直接晋见皇帝,权威极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有一段插曲。之前的某一天,李广跟一些亲友,在蓝田 (陕西省蓝田县) 终南山打猎。夜间赴朋友宴会,回来时候,经过霸陵 (五任帝刘恒的坟墓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 哨亭,霸陵警察官 (尉) 喝醉了酒,厉声呵止,李广随从说:“前任李将军。”警察官说:“现任将军半夜都不准乱走,前任将军又算什么东西?”把他们拘留在哨亭前面。后来,李广接任右北平郡长,邀请警察官同去前方,到前方后,立即把他诛杀。

有人认为法令尊严,警察官执行公务,没有错处。也有人认为就凭警察官那几句话,就可证明他是一个势利眼,对势利眼,应该铲除。然而,不管怎么样,李广都是公报私仇。警察官没有随军出征的义务,李广邀他同行,一定信誓旦旦,使那位警察官相信李广宽宏大量,不念旧嫌,再想不到一代英雄人物如李广者,嘴里虽甜言蜜语,心里却暗藏杀机。史书虽没有明言,我们可以推断的是,警察官定有道歉赔罪之事,李广也定有接受道歉并表示原谅之事。否则,警察官何至欣然上道。何况势利眼固然可厌,但不犯死罪。即令不谈国法,也不是一个宏伟的胸襟气质。

西汉政府再度两路出军攻击匈奴汗国:车骑将军卫青率骑兵三万人由雁门郡 (山西省右玉县) 出发,将军李息由代郡 (河北省蔚县) 出发。卫青击斩及俘虏数千人。

东夷薉貊 (薉貊,音 huì mò 〔会莫〕) 部落 (朝鲜半岛东北部) 酋长南闾,率全族二十八万人投降。西汉政府接受,设置苍海郡 (郡政府设朝鲜半岛中部安边城) 。为了安置部落民以及修建跟中原之间的交通道路,物资消耗跟南夷 (贵州省中西部及云南省东部少数民族) 的情形一样,燕 (河北省北部) 、齐 (山东省) 一带,人民骚动。

本年 (前一二八年) ,鲁 (恭) 王 (首府鲁县〔山东省曲阜市〕) 刘余 (六任景帝刘启子) 、长沙王 (首府临湘〔湖南省长沙市〕) 刘发 (刘启子) ,逝世。

临淄人主父 (复姓) 偃、严安,无终 (天津市蓟州区) 人徐乐,先后上书刘彻,提供建议。最初,主父偃游历齐国 (首府临淄) 、燕国 (首府蓟县(〔北京市〕) 、赵国 (首府邯郸〔河北省邯郸市〕) ,都得不到欣赏,儒家学派知识分子排挤他,不能够相容。而主父偃家庭贫穷,借贷无门。最后,索性西入函谷关 (河南省灵宝市东北) ,到皇宫上书。早晨把奏章递进去,刘彻晚上即行召见。他所建议的九件事,其中八件刘彻立刻颁布实施,成为正式法令。被拒绝的一件事是劝阻不再攻击匈奴汗国,主父偃说:

“《司马穰苴兵法》说:‘国家虽然强大,喜好战争,一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一定危险。’愤怒使人丧失理智,武器是一种危险工具,战争更是最下等的策略。为了追求胜利,竭尽人力、财力,全部投入,没有不后悔的。从前嬴政 (秦一任帝) 并吞六国,不断追求胜利,准备攻击匈奴。李斯规劝说:‘不可。匈奴居住的地方,没有城堡,没有粮食仓库,搬家迁移,像鸟一样,一振翅膀,便远走高飞,不容易制伏。大军深入沙漠追击,粮食必然不继。如果携带粮食,负载太重就无法收到战果。得到匈奴的土地,没有利益。俘虏匈奴的人民,又无法安置跟汉人同住。战胜他们的国家而伤害他们的人民,不是仁慈的本意;榨干中原,只为了在匈奴身上称快一时,不是长久的谋略。’嬴政不听,派蒙恬率军进攻,开辟疆土一千余里,以黄河 (河套) 为界,然而得到的全是缺水的碱质土壤,不能种植五谷。又不得不动员全国及龄役男,防守北河 (黄河河套北乌加河) ,大军暴露在蛮荒地带,十余年来,死伤无数,却始终无法越过黄河一步。难道是兵力不足?武器不够?实在是形势不许。那时,征调天下男子,挽船拉车,运输粮秣,东自黄县 (山东省龙口市东黄城集村) 、腄县 (山东省烟台市) 、琅邪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 等沿海郡县,辗转运到北河,凡三十钟,途中除了人和牛的消耗,好不容易运到目的地,只剩下一石 (一种容积计算单位。一石有十斗。钟,六斛四斗。斛,音 hú 〔湖〕,古代一斛为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男人拼命耕种,不够供应粮饷。女子拼命纺织,不够缝制营帐。人民疲惫逃散,孤寡老弱,没有人能够奉养。道路死尸,一个接连一个,天下才开始背叛。

“等到高皇帝 (刘邦) 平定全国,在边陲一带夺取土地,正逢匈奴的大军在代谷 (河北省蔚县境) 之外集结,因而想抓住机会,发动袭击。监察官 (御史) 成进劝阻说:‘不可,匈奴汗国的特质是,像野兽一样地忽然聚集,又像飞鸟一样地忽然散开,追击时好像跟影子搏斗。而今陛下以高贵的品德,去攻击匈奴,我为陛下感到危险。’高皇帝不接受,遂向北挺进,到达代谷。果然遇到平城 (山西省大同市) 的围困 (参考前二〇〇年) 。高皇帝深为后悔,于是派娄敬前往和亲 (参考前一九九年) ,然后天下忘掉武装冲突这件事。匈奴难以制伏,并不是新近现象。他们烧杀掳掠,已经成为习惯,那是他们的天性。上古黄帝王朝、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都无法督责他们改过,而只有把他们当作禽兽,不当作人。不回顾黄帝王朝、夏王朝、商王朝、周王朝的因应之道,而遵循近世 (秦王朝) 已经失败了的方针,这正是最大忧虑以及人民所承受的最大痛苦。”

严安上书说:

“现在,人民生活奢侈糜烂,无论是车辆马匹、衣服住宅,都互相竞争豪华。如果把悦耳的音乐演奏起来,把五彩华丽的衣服穿到身上,把香味四溢的食品陈列面前,用以观察它的影响,就可了解它的严重性。盖人类常情,看见美好的事物,都愿到手。美好的音乐、衣服、菜肴,都教导人民走向奢侈。只知道奢侈,而不知道节制,则自己的收入,永远不够开支,遂不得不放弃农耕,从事工商。工商业赚钱也不那么简单,可以手到钱来。所以虽然身为绅士,也不得不去为非作歹。有权柄的人杀人强取,或诈欺掠夺,毫无内疚。犯法的人,遂一天比一天增加。因此,我建议政府,应该制定法令,阻吓这种情势泛滥,使贫富不再互相仇视,人民的心情才能平和。心情平和,盗贼才能消除,刑罚才能减少,阴阳才能调和,万物才能繁衍。

“从前,嬴政意志飞扬,心怀自满,打算扬威于四海之外,派蒙恬率陆军北上攻击胡人部落 (匈奴汗国) ,派民兵司令 (尉) 屠睢,率舰队南下攻击南越 (广东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 。当时,秦王朝在北方跟匈奴开战,在南方跟百越 (浙江省南部、福建省及南岭以南) 开战,把军力用到没有必要的地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十余年下来,年轻男子身披盔甲,年轻妇女在后方运输辎重,痛苦到无法求生,遂在道旁树上吊死,尸体相互接连。等到嬴政逝世,天下叛变,皇家遂告灭绝,这都是穷兵黩武带来的灾难

“周王朝的缺点是太弱,秦王朝的缺点是太强,不知道变更改革,终于惹下大祸。而今,陛下发兵夺取西夷,又征服夜郎国 (首都在今贵州省关岭县) ,逼迫羌部落所属的僰国 (四川省宜宾市) 投降,又占领薉州 (指 薉 貊部落,朝鲜半岛东北部) ,建立城镇。大军深入匈奴汗国腹地,焚烧龙城 (在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 。大家议论纷纷,无不赞美。这是臣僚之利,不是国家之利。”

徐乐上书说:

“国家的最大灾难,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古代和现代,都是一样。什么是土崩?秦王朝末年的现象就是。陈胜没有君王的尊贵,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也不像皇亲或贵族后裔那样,早就闻名乡里。没有孔丘、曾参、墨翟 (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主张博爱) 三位的贤能,更没有陶朱、猗顿二位的财富 (二位都是春秋时代〔前七二二年至前四八一年〕闻名国际的富豪。越王国宰相范蠡,恐惧国王姒勾践诬他谋反,潜逃到陶邑〔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经商发财,自称陶朱公。猗顿,鲁国〔山东省曲阜市〕人,盐商,富抵王侯) 。可是他突然间从既穷又脏的巷子里跑出来,露着臂膀,举起刀枪,大声呐喊,天下像暴风一样,群起跟从。这是什么缘故?由于人民贫困而官员不怜悯、人民怨恨而在上位的不知道,社会已经败坏而政治仍不改革。这三项,正是陈胜叛乱的资本。这就是土崩。所以说,国家最大的灾难是土崩。

“什么是瓦解?吴国 (首府广陵) 、楚国 (首府彭城) 、齐国 (指菑川、济南、胶东、胶西四国) 、赵国 (首府邯郸) ,纷纷起兵就是。七国阴谋推翻中央 (参考前一五四年) ,宣称拥有一万辆战车和数十万武装部队。威力足以使他境内的人民震恐,财力足以使他境内的人民受到鼓励,然而却不能在西方夺取一尺一寸土地,而于抵达中原 (河南省) 时,被完全击败。原因何在,并不是权力比平民的小,也不是军队比陈胜的弱。那个时候,先帝 (泛指刘邦以下的皇帝) 的恩德没有衰退,大多数人民都安土乐业。七国国君,得不到国境之外的帮助,这就是瓦解。所以说,国家最大的灾难,不在瓦解。

“这两项,是平安与危险的契机,贤明的君王应该特别留意,深刻检讨。近来,关东 (函谷关以东) 农作物,连年歉收,政府又没有减免赋税。人民穷困,而又把边界战争的负担,沉重地加到他们身上。根据往事判断,人民已不能安于被压迫的地位。有这种心理,就容易骚动。骚动的意义,就是土崩。圣贤的君王探讨万物的根源,就可了解安危的契机。然后在政府中先行改变政策,即能把祸患消灭得无影无踪,使土崩的可能性,永不能实现。”

儒家学派基本立场是反战的,而君王总希望开疆拓土。两者在这方面的意见,最难沟通。《资治通鉴》所载儒家的反战言论,特别繁多,洋洋洒洒,占去大量篇幅。我们同样反战,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远超过带给统治阶层的痛苦。尤其反对侵略,像西汉政府对西南夷的军事行动,使千万人丧生。但是,我们赞扬反侵略、反奴役战争,赞扬保卫国家民族生存战争。匈奴汗国的不断南侵,有地理的因素,在北半球上,包括罗马帝国在内,所有位置稍南的国家,都会受到来自北方的威胁。因为北方寒冷,生活艰苦,南方却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流奶与蜜的世界,怎不使人眼红?汉王朝如果没有战争能力,匈奴不仅穿过长城而已,战马铁蹄,势将直到南海。

西汉政府事实上一直居于反应地位,军事行动的目的不是要消灭匈奴,并吞领土 (跟对西南夷不一样) ,而只求摧毁匈奴汗国野战军,使他们没有力量再进入边境烧杀掳掠而已。“大儒”之辈,却认为这种战争也是罪恶。结果至为显然,边界上的汉人丧失保护,他们年年被杀、被奸、被掳,家破人亡、血流成河。“大儒”却稳坐在温暖的椅子上,痛斥战争。等到边民们死光或被全部征服,马蹄声响到高堂之下,“大儒”又该责备政府不知道保国安民了。反战是一种仁慈心肠,但反对自卫,却是懦夫。

汉匈之间的战争,注定的非打到一死一活不止。战场上的伤亡,无法避免。而人民受到的灾难,像运送粮秣的惨剧,那不是战争引起的,而是由于西汉政府的内政腐败。左反对,右反对;左检讨,右检讨,只在表象上打转,没有涉及到核心:为什么他们不要求整顿国家的后勤作业品质?

主父偃、严安、徐乐,把奏章呈上之后,刘彻召见他们,说:“你们从前跑到哪里去了,真是相见恨晚!”任命三人当宫廷禁卫官 (郎中) 。

主父偃尤其宠幸,一年之内,连升四次,最后升到高级国务官 (中大夫) 。政府高级官员都恐惧他的抨击,纷纷送他礼物,约有黄金二十四万两之巨。有人警告他:“你太蛮横了。”主父偃说:“我如果活着的时候不能享受五鼎的豪华饮食 (即少牢大餐:用五鼎分盛羊、猪、鹿、鱼、干肉) ,宁愿死的时候,被五鼎烹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