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黑皮鸡枞菌的生产稳定了,我们还计划种植其他品种的珍稀食用菌,并且把产业链上游的菌包生产以及产业链下游的食用菌深加工都慢慢发展起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由点带面,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刘杰说。
手把手教你种菌
除了武汉市黄陂区的珍稀食用菌产业园,我国其他地区也不乏种植黑皮鸡枞菌的成功案例。例如,2020年苏北地区栽培鸡枞菌约3000万袋,年产量5000余t,年产值约2.5亿元,其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种植效益十分可观。
苏北地区的温室、大棚黑皮鸡枞菌高效栽培技术也较具代表性,为我们今后的种植工作提供了有效借鉴。
黑皮鸡枞菌生物学特性
黑皮鸡枞菌系土生木腐菌,属于中温偏高型高档珍稀食用菌。菌龄较长,菌丝长满袋一般需30~45天,再经30~45天方可达到生理成熟。每年初春至秋末在自然温度适中时,可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栽培一季,至培养袋内营养基本耗尽为止。如冬季棚内或温室内温度能保持在25~28℃,则出菇良好。
01
棚室准备
日光温室,选择坐北朝南地块,温室东西长80m左右、南北宽10m左右、后墙高2.5m、山墙(顶)高3.8m,前屋面钢架结构,钢管厚度0.2cm、间隔1m,覆盖厚10丝(1丝=0.01㎜)的PO膜,外安装卷帘机和保温被等。
塑料大棚,选择南北走向,南北长80m左右、东西宽12m、肩高1.5m、顶高3m,方钢管安装、管间距1m,覆盖厚10丝的PO膜,外覆盖草苫或保温被等。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内,都配备自动喷淋系统、照明、紫外消毒灯、通风机等,同时为了给黑皮鸡枞菌创造避光环境,需要在棚室内拱架上绑遮阳网。
02
备料、装袋、接种、消毒杀菌
①备料
将棉籽壳、木屑等主料预湿,保持含水量75%左右,再添加1%的石灰,预湿后在水泥地或农膜上均匀摊开放置,不可堆放,以免发酸。同时,将磷酸二氢钾或蔗糖溶于水中待用。次日,按照配方将预湿的棉籽壳、木屑、麸皮、磷酸二氢钾或糖水和碳酸钙混合搅拌均匀,将含水量调至68%左右。
②装袋
采用17cm×33cm聚乙烯塑料袋装袋,装袋时压料至袋高15cm,每袋质量0.40~0.45kg。为利于接种时菌种块滑落袋口中促使菌丝快速吃料,须在料中间打1个直径1.5~2.0cm的袋口,从而缩短菌袋培养期和减少杂菌污染等。装袋后可以采取熟料或发酵料接种,料袋一旦接种成为菌袋,即转入发菌阶段。
③接种
黑皮鸡枞菌接种时间,一般在冬初年末,即11月至翌年1月。选此时间段接种原因有三:一是冬季农民农活少,外界气温低,棚内养菌温度也较适合,可大大降低污染率,有利于提高菌袋接种成功率;二是冬季采取棚内增温,在春节前后气温低的条件下出菇,销售价位高;三是随着季节变暖,温暖气候更适于菌丝生长,管理较顺畅。
④消毒杀菌
发菌前3天左右对发菌室进行消毒杀菌。菌袋放置好后,控制发菌室内温度在25℃以下、湿度在70%以下进行发菌,棚内保持微量通风,密闭光照。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发菌过程中根据气温每3~5天喷施1次杀菌、杀虫药物。在温度为22~28℃的条件下培养60天左右,菌袋料面气生菌丝呈褐色时则标志着菌袋生理成熟。
03
挖畦、灭菌
根据大棚实际宽度决定畦长,一般情况下畦长6~7m、宽1.2m、深29cm。在畦的4个角根据畦面长宽钉上木桩或铁桩并拉上线,线离地面3cm、离畦底29cm。
挖好畦后要做好灭菌工作,可向畦底及四周喷洒石灰水上清液(配制澄清石灰水:清水50kg、生石灰或灰块1.0~1.5kg,将生石灰放入水中溶解、搅拌、冷却,然后澄清),或用0.1%多菌灵进行灭菌。
04
出菇管理
①栽培棚室消毒
一般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每1m³用福尔马林20~30mL、高锰酸钾10~15g,每150㎡放1处)发烟熏蒸24h。熏蒸完成后,打开塑料薄膜,将菜园土摊开晾晒以消除异味。
②开袋摆袋及水分调控
开袋前,应先将晒干晒透、透气性良好的菜园土堆成堆待用。
开袋时,首先把生理成熟的菌袋袋口拆开,折成边缘比料面高3~4cm,开袋时注意挖除陈旧菌种块、耙掉菌皮。然后把晒好的菜园土调成含水量约65%的湿土,覆盖在黑皮鸡枞菌菌袋料面,覆盖厚度1~2cm。最后割渗水口,以免水积在袋内,在塑料袋上靠近料面处的不同侧面分别割2~3个渗水口。
开袋后的菌棒按梅花桩式摆在挖好的畦中,均匀覆盖厚3cm上述菜园土,其后一次性浇透大水,然后相隔7~8天浇第2次大水,再相隔7~8天浇第3次大水。此后,棚室内保持地温14℃以上、气温15℃左右,15~20天即可现蕾出菇。在催蕾期为避免泥土太湿或结块,应勤喷水,喷轻水;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应喷雾化水,以防泥土溅到子实体上影响商品品质。
③温湿度及通风管理
黑皮鸡枞菌属中高温菌种,最佳出菇温度为26~28℃。黑皮鸡枞菌对二氧化碳较敏感,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易导致鸡枞菌子实体菌柄细长而严重影响鸡枞菌产品品质。所以棚内需注意适当通风,及时排出二氧化碳,以促进子实体健壮生长。通风时间与次数,应结合棚室内温湿度进行,以有利于鸡枞菌生长的温湿度为准。
05
采收
黑皮鸡枞菌采摘标准为菌柄长8~9cm,用拇指和中指捏住菌柄,轻轻往上旋拧提拔即可采出。为避免采摘黑皮鸡枞菌子实体时带泥土,导致食用时有泥沙而影响鸡枞菌商品质量与价格,采摘时,不可把黑皮鸡枞子实体随意放进筐内,应根对根整齐放入筐内,以便进行集中削根分级,从而达到优质商品菇销售标准。采摘时如丛生黑皮鸡枞菌粘连在一起,要分离开来采摘,一般每6h采摘1次,采大留小。
黑皮鸡枞菌具体栽培技术可参考以下文章(内附培养料配方!!)→→
!
小蔬提醒:种植前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切勿盲目跟风!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湖北日报、长江日报、人民网湖北频道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