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病毒病已经进入高发期,很多菜农不知道如何进行防治,前几天还有网友在咱们公众号留言询问黄瓜病毒病如何治疗。为帮助广大菜农正确防治病毒病,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瓜类作物病毒病的高效解决方案。
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不同年份之间发生程度有所差异,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黄瓜均可发生。病毒比细菌还要微小,是细菌的几十分之一,普通的显微镜是无法看到的,只有通过电子显微镜将其放大1万倍以上,才能看到。病毒侵入植株以后,繁殖速度极快,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为害植株的叶、茎、花、果实等部分。 病毒病在嫩叶和生长点上表现的比在老叶和老茎上更为明显。
黄瓜病毒病严重影响黄瓜生产
西瓜病毒病受害果实
发病症状
病毒病的症状与缺肥、药害的症状非常相似,但是我们要区分出两者的不同。缺肥和药害不具备传染性,只在局部出现为害,而病毒病具有传染性,会侵染整株,不同的病毒有不一样的表现症状。
丝瓜叶片上两种不同的病毒
黄瓜病毒病在苗期、成株期均能发生,主要危害瓜类作物幼嫩组织。幼苗期感病,幼叶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成株期感病,新叶为黄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小,皱缩,叶片变厚,严重时叶反卷变硬发脆,茎部节间缩短,茎畸形, 果面产生 深浅绿色镶嵌的花斑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果实变形并停止生长, 严重时病株不结瓜, 萎缩枯死。
黄瓜花叶病毒病导致出现黄绿相间的花叶
苦瓜花叶病毒病
丝瓜花叶病毒病
丝瓜花叶病毒病导致叶片皱缩,果实变形
黄瓜花叶病毒病导致叶片皱缩变小
黄瓜花叶病毒导致叶片黄化,向背面卷曲
严重的病毒病导致甜瓜叶片全部变成黄色
丝瓜病毒病病叶开始出现黄化
发病原因
病毒主要通过通过种子带毒、汁液摩擦、传毒媒介昆虫及田间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进行多次再侵染。
在同样的环境和同一品种条件下,并不是所有的植株都会发病,如果有部分没有发病的植株,说明这些植株对病毒有一定的免疫抗性,所以选择抗病毒品种至关重要。
病毒喜高温干旱以及连续阴雨天气后突然暴晴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病症表现期为成株结果期。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病毒病的盛发期在4~6月和9~11月。
年度间高温少雨,蚜虫、温室白粉虱、蓟马等传毒媒介昆虫大发生的年份发病重。防治媒介害虫不及时、肥水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黄瓜病毒病发病植株
瓠子病毒病病叶
预防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避免与甜瓜、南瓜等混种。
2、及时防治传播病毒病媒介昆虫:在蚜虫、粉虱、蓟马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止传播病毒。
3、加强管理,及时追肥(施足有机肥,基肥,增施磷、钾肥)、浇水,防止植株早衰。在整枝、绑蔓,摘瓜时要先“健”后“病”,分批作业。
4、田间压蔓、整枝、授粉等农事操作时,应注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并避免接触有毒植株,以防接触感染。
5、及时清除棚内及周围杂草,消灭野生寄主植物。发病严重的植株要及时清理,避免病健植株相互传染。
6、病毒高发期,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出现暴晴时要及时对棚室进行遮光或降温处理。
丝瓜病毒病病果
苦瓜病毒病病叶与病果
药剂防治
首先要明确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杀死病毒,任何宣称能杀死病毒的药剂都是虚假宣传,病毒只能控制不能杀死。花叶病毒主要在瓜类幼嫩组织或者生长点的细胞内裂殖,当作物细胞中的病毒裂殖到一定数量后,作物生长点就会减少甚至停止分泌内源激素,此时需要摘除所有果实,及时喷施外源激素以刺激生长。
发病初期可用:1.病毒专用1/2瓶+砚祥C1顺直王1袋+基因活化剂1袋混合喷施。2.毒特灵/病毒原液+基因活化剂+细胞分裂素 。
严重时用病毒败15ml+病毒绝15ml混合喷施。喷施注意:发病后先用病毒绝15-20ml,没有发病的植株盖头顶正常喷喷,得病的植株要喷的像水洗了一样,并且用喷施的病毒绝灌根,每一株灌2两药液,隔一天用病毒败12-20m正常喷施,得病的喷的稍湿点,如果病情严重的,可以三天后再本办法重复喷灌一次就可。
防治效果展示
治愈好的黄瓜病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