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大道环村路,绿荫覆盖空气鲜,舞台耸立唱大戏,岁岁歌庆丰收年,机井告别黄连苦,家家饮水自来甜”这是刘梁庄村现在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个村在四年前还是一个有名的又脏又落后的村,为何会有如此转变,当地村民说:“除了有党的好政策,我们还有一位好支书——闫志刚。”

创业致富有门路,踏实务干出成绩。2011年以前,刘梁庄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如何改变村经济来源单一这一现状,是闫志刚上任伊始考虑的头等大事。为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他先后花费3万元,组织村民到山东寿光、江苏无锡、陕西杨凌参观种植、养殖项目,积极引导大家共同致富。2013年,闫志刚成功注册濮阳县乡情种植农民合作社,带头流转本村土地1000余亩,栽植白蜡、垂柳、法桐等绿化苗木。在他的带领下,该村涌现出果树园主郭志民,养鸡大户刘运峰、养猪大户闫海军、养鹅大户刘慧杰等致富能手。

富民以创业为先,创业以环境为先。如果要加速新农村发展,就要有新举措、新面貌。闫志刚在任期间,先后筹措资金592万元,打机井48眼,修建道路8.9公里,新建两处文化广场,修建桥梁34座,安装变压器3台,建设村级标准化卫生室,以及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全村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2014年,他拿出1万余元在村里安装了视频监控平台。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的便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无私为民办实事,将心比心换真情。说起闫志刚,村民刘启峰的家人总是有说不完的感激。2015年10月,刘启峰在北京打工期间脑血管破裂,但由于刘启峰没有签订劳务合同,公司不解决医药费。闫志刚得知后,随即为刘启峰垫付了医药费11万元。并多次与刘启峰所在公司沟通协调,为刘启峰解决了医药费9万元,使刘启峰得以顺利治疗。多年来,闫志刚先后拿出2.6万元,为刘彦峰、闫志恩等10户困难群众解决住房、子女上大学等问题,并为敬老院五保老人累计捐资1万余元。

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闫志刚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他说,他愿意像灯泡一样,毫无保留的发光,给人照亮!同时也照亮着自己人生的道路,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记者 侯科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