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里种菜塘中养鱼,这两者看上去毫不相关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群力村投产的智顺现代农业生态园却被科学地连在了一起。

到底何为「鱼菜共生」?这样的模式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绿色循环的呢?鱼菜共生,并非想当然的「水上种菜、水下养鱼」。所种蔬菜,也不是长在水中的水生蔬菜,而是本应长在地里的生菜、芹菜、空心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等,整个生产需要在玻璃大棚内完成。

知友 @无土栽培种植技术 表示,无土栽培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

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致富经欧施春高密度养鱼_致富经高密度养鱼视频_致富经高密度养鱼技术视频

图片来自知友@FKSYL

在群力村产业园大棚内设有种植槽和鱼池,在鱼菜共生系统中,一个种植槽就是一个蔬菜生产线。菜种在「流水线」上,靠根系吸收水中养分,快速生长。槽中水是自来水,养分来自高密度养鱼。大棚东端,11 个鱼池一字排开。一个鱼池 15 个立方水体,可养鱼 1500 斤。如此高密度养殖,通过 24 小时不间断增氧,鱼儿始终生活在「高爆氧」环境中,所以池中会产生大量排泄物、饵料残渣。确保鱼儿健康生长,也为蔬菜提供养分,养殖池中水被引入堆有砾石的硝化池过滤,并经微生物分解处理,转变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然后再输送到种植槽种植蔬菜。

致富经高密度养鱼视频_致富经高密度养鱼技术视频_致富经欧施春高密度养鱼

图片来自知友@FKSYL

蔬菜吸收养分的过程,也是净化水质的过程。经蔬菜吸收净化后的水,又回流到养鱼池。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作为绿色循环的产业模式,不仅不施肥,更不会用药。因为施用农药,鱼无法生存,也会杀死硝化池中的微生物,所以鱼菜共生是绿色生态、可持续的低碳生产模式。

群力村地处武汉市最西端,接壤汉川、仙桃,通过该绿色循环产业于 2020 年成功脱贫。那这项技术的投入成本和经济效益到底如何,又适用于哪些地区呢?知乎答主 @智慧温室 表示,鱼菜共生的出现给那些无法获得耕地和水的人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鱼菜共生系统经济价值非常高。鱼菜共生中的水被回收,哪怕在干旱季节也可以生产农作物,使用鱼菜共生模式有很多令人兴奋的好处,例如提高用水效率,无需土壤,生长更快和降低病虫害。鱼菜共生不受自然环境的侵蚀,所以是一项可以长期经营的事业,还可以提高生长空问和利润,无论种植者身在何处,高产量和低运营成本的结合都是使利益最大化的秘诀。

跟据产业园负责人表示「鱼菜共生」家庭版未来可期。除了盒马、永旺等商超,还有学校、酒店、机关食堂等,智顺农业生态园正建设自己的终端消费群体,渠道包括线上电商、线下门店、现场采摘等。鱼菜共生系统蔬菜,可以带根配送,消费者买回去后,把它泡在水里,至少可以存活 15 天。这种保鲜方式,不需要喷施保鲜剂,保鲜时间长、绿色生态。

致富经高密度养鱼技术视频_致富经欧施春高密度养鱼_致富经高密度养鱼视频

图片来自知友@FKSYL

鱼菜共生产业链,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延长。不仅在商业大棚里生产,也可以推广在居民家庭、农村庭院、学校社区推广微缩版鱼菜共生系统。

相信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今后在农村经济、科普教学领域也会受到广泛的认识和推广,但具体发展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