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记者 栗金枝

6月的黄土地干燥炙热,徐徐清风吹动着地里的麦苗和村部里的党旗,轻抚着合水县蒿咀铺乡的千沟万壑。村民们或在地里耕作,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铺展开来。

省科协的4名驻村干部,不论已来两年,还是刚来数月,他们对自己所驻村子的情况都了然于胸,熟悉地介绍着省科协几年来在这里的帮扶工作情况。

致富经瓜子_致富瓜子种植项目怎么样_种植瓜子致富项目

省科协领导干部前往张举塬村开展结对关爱活动

产业扶贫 引领经济发展

当前,全国各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扎根“土”,体现“特”,形成“产”。白瓜子产业作为蒿咀铺乡农民稳定增收的项目已经实施了好几年,这不仅是乡亲们的致富产业,也是省科协帮扶工作的聚焦点、发力处。

“2020年,九站村村两委与省科协驻村帮扶干部积极动员村民种植白瓜子。经过三年发展,不仅用白瓜子让村民鼓起了口袋,也留住了不少有志青年建设家乡,比如我们村委会副主任梁文文。”九站村驻村干部张寅亮说。

2020年,大学毕业4年的梁文文回到庆阳市。他在外务工、创业,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方向。“一开始村里说缺个文书叫我回来,回来后不久就赶上了白瓜子的商家来宣传,我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村里一开始只有我们两家种植,心里也打鼓,但好在‘黄土地不负有心人’,我们成功了。”

蒿咀铺乡光照充足,产出的白瓜子籽粒大、种皮薄、外观洁白、籽仁饱满,很受市场青睐。第一年20多亩,第二年70多亩,去年已经扩种到100来亩,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收入也节节升高。村民们看到白瓜子如此挣钱,也参与进来,有人种几亩,有人种几十亩,现在已经扩大到3000多亩。“种白瓜子人工投入少,收获时企业保价回收,我们不愁销路。”“种白瓜子不用担心技术问题,省科协有农业专家为我们解难题、教技术。”村民们说。

白瓜子别称南瓜子,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经常吃白瓜子不但可预防肾结石,还可促进已有结石的排出。更重要的是,白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和丰富的锌元素,对前列腺有保健作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种植到市场,蒿咀铺乡的白瓜子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之路。

为了扶持发展壮大白瓜子种植产业,省科协连续几年给予资金帮扶,仅2023年,省科协就为蒿咀铺乡投入12万元支持九站村白瓜子种植,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九站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

“今年的帮扶资金已发挥作用,最近瓜苗已经在破膜阶段,长势非常喜人。收获后我们将利用‘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实行农户、公司、加工企业三方联动,今年一定能达到群众增收的总体目标。”梁文文说。

省科协驻村工作队队长段骁表示:“省科协始终将产业帮扶作为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的主要抓手,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持续增强群众‘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后续省科协还将继续实施基层农技协品牌建设项目,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全面提升村级引领经济发展能力。”

曾经的蒿咀铺乡地理位置偏僻,缺乏优势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经济发展落后。如今,依靠党和政府的政策,凭借村民们的勤劳朴实,乘着产业扶贫的东风,使白瓜子产业成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致富经瓜子_种植瓜子致富项目_致富瓜子种植项目怎么样

九站村村民正在收获白瓜子(资料图)

文化宣传 改善村民思想观念

项目帮扶是支持产业成长、带动群众增收、推动地方发展的有效手段。2023年,省科协投入8万元实施科普文化宣传项目,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精神生活,推动乡村全面协调发展。

“今年春节期间,省科协来我们这里开展了‘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科普宣传惠民 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几乎每年都带着车载展品、农业生产、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科普展板来我们村普及知识。”陈家河村副支书金建武说。

活动现场,省科协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变身“科普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展板内容,延伸宣传生活常识,深化科普展览效果。

除此之外,项目还结合当地实际,以红色元素和科普元素为主,兼有传统美德、法制宣传、廉政警示、文明新风等内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方位进行科普文化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致富瓜子种植项目怎么样_种植瓜子致富项目_致富经瓜子

张举塬村内容丰富、设计新颖的文化墙,让村民们赞不绝口。生活场景、二十四节气、春夏秋冬、梅兰竹菊这些图文并茂的墙体彩绘,让乡村变成“画里乡村”。

“我们曾在这里,我们仍然在这里,我们永远在这里,一群人,一颗心,不管多少风雨,我们共同前进。迈过贫困的坎,点亮致富的路,奔向幸福的梦。”墙上的文字,是甘肃省科协的宣言,也是驻村队员们的心声。

“村里的环境好了,大家都更加自觉,再没有人把垃圾随手扔在路边破坏环境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就是文化建设的意义吧。”张举塬村支书胥卯胜说。

科普文化宣传提升了蒿咀铺的乡村品位,扩大蒿咀铺的知名度,成为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度假观光的“好名声”。几年下来,不仅增加了蒿咀铺的文旅收入,还增强了蒿咀铺群众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而且也促使他们把这种热情化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陈家河驻村队员王敏说:“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环境的改善也让各地的有识之士,来到蒿咀铺投资创业。这个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必将在未来蒿咀铺的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地显现出来。”

致富经瓜子_种植瓜子致富项目_致富瓜子种植项目怎么样

托底扶贫 筑牢返贫防线

省科协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切实筑牢返贫致贫防线,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冬日送煤,结对关爱,每月入户……几年下来,省科协的人成为了村民的“家人”。“非常感谢你们,有你们的惦念和关怀,我们老两口心里很暖和。”80岁的张举塬村村民张万明说。

5月30日,省科协结对帮扶干部来到合水县蒿咀铺乡,通过探访慰问、联系交流等方式与各自结对关爱对象交流“认亲”。张万明看到家里来人拄着拐就要下炕,科协干部赶忙将他扶到椅子上坐下。因为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肠梗阻,妻子赵秀珍也已是耄耋之年,家中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老两口成为省科协帮扶的重点关注对象。

帮扶干部放下送来的面粉和食用油,了解了老两口的生活状况和困难,临走时将自己的电话留在了笔记本上,叮嘱有事时可以给他打电话。

聚焦群众需求,切实解决难题,省科协一直帮助着他们两位老人。今年元旦送煤的时候,就为老人家里送去了250公斤的煤炭。“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也是我们省科协这个姓段的小伙子送来的煤,这些煤炭足够我们两个过冬了,不然去年煤炭价格上涨,我们又经济困难,恐怕真的只能受冻了。”张万明说。

3个帮扶村,50户取暖困难户。省科协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践行初心使命,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安全温暖过冬”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难题,不断增强农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3名孤儿、10名困难重度残疾人、7个特困家庭,省科协实施“一对一”结对,力所能及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推动“爱心扶孤”“爱心助残”“爱心济困”行动落实见效。

“三类户”、脱贫户和一般户牵动着省科协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的心。今年以来,他们全力配合蒿咀铺乡及各村“两委”,及时掌握监测对象生产生活动态,准确识别返贫风险,查缺即补、查险即救,坚决避免发生规模性返贫,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对3个帮扶村全覆盖排查。驻村工作队继续做好动态监测,对低收入家庭、大重病、重残家庭、突发意外事故家庭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予以重点关注,坚持每月遍访“三类户”,每季遍访脱贫户,不仅实时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思所想,及时上报相关情况并积极开展帮扶,还及时对了解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为下一步针对性开展帮扶打牢基础。

是驻村队员、是亲戚、是家人……记者看到,段骁在路边等车时,看到路过的一位村民连忙把他叫住说:“轮椅最近没有货了,我帮你申请了一个坐便椅,过几天到了帮你送过来……”驻村队员们的生活即是工作,工作即是生活。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生活高质量,环境“高颜值”,人人追求的“中国梦”,在这偏远的乡镇渐渐有了雏形。

种植瓜子致富项目_致富经瓜子_致富瓜子种植项目怎么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