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次采访的人物李韦荣是兴国益香园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江西省自强模范,这次访谈李韦荣分享了她多年来的工作和创业经历。李韦荣所经历的任何不幸都没有浇灭她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梦想,反而成就了一段创业助人、脱贫致富的传奇,并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婚姻,实现事业爱情双丰收。

人物介绍:

李韦荣,兴国益香园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省著名茶叶品牌“方太妹”的创始人。先后荣获了首届“老区脱贫巾帼标兵”,2018年度赣州市三八红旗手;赣州市2018年度五一巾帼女创业带头人,2019年度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19年江西省自强模范”。李韦荣多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其公司在兴国县方太乡拥有高山有机茶园1500亩,在枫边乡的茅坪村新建茶园500亩,带动周边农户600人就业。

吕明琪:您可以具体介绍您创立的兴国益香园茶业有限公司吗?

李韦荣:我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进出口、电子商务、茶文化传播及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实业公司,在兴国县建有2000亩高效生态有机茶园,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市级扶贫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及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建有标准化厂房、自动化生产线、品牌旗舰店等,产品有绿茶、红茶、白茶、茯茶等。

我司在绿色生态、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以及扶贫管理等方面都下了很大一番功夫,这也得益于中国茶文化的先天优势。企业不仅要能盈利、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社会价值,像我们公司把茶文化传播出省、出国这件事本身就非常具有意义。目前公司的产品已经通过富硒、有机和绿色认证,商标“方太妹” 被评为江西省著名商标及江西名牌产品;茶叶出口到欧美与香港;公司获得各项专利17项,与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共享研究成果,种植基地成为该学院茶学专业研究实习基地。

吕明琪:促使创立兴国益香园茶业有限公司的主要的契机或者原因是什么?

李韦荣:在我返乡创业之时,我老公已在兴国从事有机茶叶产业有十几年的经验与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后来在参观、考察的时候,发现了一些茶企存在不规范的操作规程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结合市场需求,文化价值、民生价值以及我和我老公的管理能力、技术能力等,我们一致觉得做有机茶是一个非常好的项目,因此当时就非常坚定做有机茶的信念与决心。现在我司现在已经能够将有机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和茶旅融合,基础建设和产业生产进入了正常轨道,有良好的基础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也证明了我们当初的决策是正确的,也是正义的。

吕明琪:了解到您本人的创业经历,感到非常钦佩,可以分享您当时的创业心态和一些经验吗?

李韦荣:当年返乡创业最大的动力是源于“爱”。当时我在外资企业已经做到了总经理的位置,生活相对安逸,但是我在家乡的亲人还处在克难、奋斗的状态,一方面我于心不忍,想要帮助亲人和乡人,另一方面我有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可以发挥所长,建设家乡企业。“搞农业创业,能实实在在地帮到村民,这也是我坚持走下去的原因。”这样一思量,当时我二话不说就辞了外企的工作。

作为创业者,心里必须要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明白创业所需的时间,所要经历的每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不同的使命和任务。我当时的状态回乡创业,我清楚的知道我的创业状态,知道我该怎么做,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因此我觉得创业也需要时机和缘分。创业更需要文化,茶文化自带流量,是一个现成的IP,文化的传承是我创业之路的好伙伴,它能够帮我更好的管理公司,加上企业领导人以身作则,共同将价值观落地。

吕明琪:您觉得创业的最终目的和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

李韦荣:创业对于我个人而言,最终目的是在不断奋斗的过程,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或精英,实现个人价值,我能感受到生活的存在感、自豪感和意义,任何人都应该有梦想,因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对于我的企业来说是一是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面对自然灾害等问题,企业能够直接帮助到当地百姓,更有效更方便;二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满足社会对企业的需求,茶文化需要有企业来承担传承的责任,我每天都会喝茶、静心、修行,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借助茶文化在日常繁华的工作中得到一份喜悦和安宁;

三是以人为本,实现公平正义;四是关注民生,回报社会,做企业应尽义务和责任担当。目前我的企业帮助很多老弱病残等这样的乡村弱势群体找到工作甚至实现梦想,这让我感到非常快乐,创业者越是能够在不为人知的地方帮助到人,创业的价值越大。

吕明琪:中央此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您觉得哪些方针和措施值得注意?

李韦荣: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是中央的战略目标,也是民心所向,具体方针与措施需要各级领导坚持与贯彻下去,企业积极参与及配合。

习近平总书记就说过,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要注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吕明琪:了解到您曾经外出求职工作,再把工资投入到创业中,这段心路历程可以分享一下吗?

李韦荣:我是在1992年独自去往广东,在找到第一份工作之前非常不容易,当时的社会治安和素质不像现在这么好,我因为残疾受到过拒绝、冷眼、嘲笑甚至欺骗,身心都遭受很大的打击,但是我是我一个不服输的人,哪里跌倒就一定要在哪里站起来!困难经历过后都是自己的财富,当时只为了在这个城市驻留,我做过生产线女工,车间主管,质检、HR、采购等岗位,最后终于当上了年薪几十万的总经理,然后在事业高峰期选择返乡创业。因此我唯一的感悟就是天道酬勤,成功的捷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吕明琪:结合您自身经历,您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创业吗?

李韦荣:创业是每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有志青年都神往的,既有自由,更有未来寄托在里面。但是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场博弈,尤其是对于通过顺应趋势找工作升学就能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的年轻人来说,创业存在着一定的失败的概率,而且这个概率还不低。因此,创业可以说是用后半辈子的幸福博弈,赢了可以实现梦想和抱负,输了就有可能真的"回到解放前",别说梦想,就连本来可以过上的小康生活也可能会成为奢望。

但是一定要记住,社会是个大舞台,人生应该多途径寻找适合自己的角色,人的一生应该是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过程。只要敢于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勇于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才能在不同的岗位上建功立业,才能无愧于青春,无愧于伟大的时代。

吕明琪: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呢?尤其面对挫折您是如何去克服?

李韦荣: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认定了的事情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我说话也比较直接,敢于担当。面对挫折与困难除了往前冲没有退路,我只是本能的往前冲,因为我知道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身后是数十、数百户家庭期待的眼光,我不能退缩,我不能让他们失望,我相信每一个跟我一样的人会产生同样的共鸣。

吕明琪:您平时是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的?

李韦荣:我现在还是处在奋斗期,家人和员工都需要我的帮助和支持。工作中我会不断学习,用科学的管理办法鼓舞员工,帮助员工,他们大部分都是我同乡,因此一起工作会自带联结感。目前除了工作,只要有一点时间我都会用来陪伴老公孩子和父母,亲人是我奋斗的源动力,想到他们我会感到动力十足。

吕明琪:您觉得政府、企业分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作用的?

李韦荣:乡村振兴是一个大的战略方针,政府起到指导、引领作用,我们这些乡村创业者才能跟着政府践行各种策略方针,避免各种弯路。而企业是执行与落实主体,在落实过程中将乡村振兴的理念逐渐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企业带着这样一份责任做事,文化改变风貌,我们的企业会逐渐变成有理想、有温度、有价值的梦想共同体,乡村振兴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目前我司帮助了很多人,这些人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在帮助下一拨人,这就是非常好的传承。

吕明琪:在如今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的环境下,在您的角度,认为该实施什么样的措施来鼓励留在乡村的劳动力?

李韦荣:我认为年轻人也是要谋求自身发展的,将乡村建设的更好,吸引年轻人回来,筑巢才能引凤,不断改善劳动环境、减小城乡差距、增加福利、待遇 ,增加学习、提升空间,年轻人会乐意在这样一份土地上奋斗下去。

吕明琪:您可以以自身实际为例,谈一谈农村产业的创新与升级的突破点在哪里?

李韦荣:农业产业的创新与升级主要是要打破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生产出符合生态、绿色的农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用现代农业、科技农业来替代传统农业,所以要求从业者有更高的文化与更好的技术,更敏锐的市场信息来适应未来农业的发展。

同时也要注意,产业的发展以不能破坏生态为原则,在保护生态发展的基础上拓展一、二、三产业链,精耕细琢,用心打造。

吕明琪:您如何看待我国现阶段的城乡二元对立?可以从哪些方向上改善?

李韦荣: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为了拉近、改善城乡差距。乡村应具备最基本的生活、医疗、教育、养老资源。

吕明琪:兴国县有很多贫困、残疾和重症残疾和妇女等非常弱势的群体人口,您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帮助到他们的?

李韦荣:根据他们家庭情况因人而异,具体措施有:劳动就业、技术培训、入股分红等,愿意种植茶叶免费提供茶苗、肥料及技术指导。自2007年在兴国县方太乡开发茶叶种植基地以来,我和乡民共同集资修通了上山的公路,将村里的道路修建了起来,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我开展过“送科技下乡“的活动,每年免费在基地培训室进行科技培训,组织农户、贫困户及残疾人学习有机茶叶的培育管理、制茶工艺、病虫害防治等知识,让广大农户、贫困户及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路。

而且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我提出社员可以以土地、茶园或现金入股,还与村里的33户贫困户、115人结成精准扶贫对子,免费向他们发放树苗,提供有机肥料和技术指导,采茶后按市场价回收。我的基地每年能提供600个就业岗位,其中85%是女性,对于贫困户、残疾人愿意入股到合作社的成员给予分红,增加贫困户工资补贴,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走上致富脱贫路。

吕明琪:帮助到您家乡的乡村群体,给你带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未来还有什么大行动吗?

李韦荣:我们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政府及很多家乡人民的关心与支持,能为家乡的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回乡创业的初心。

未来我还是会通过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把一、二、三产业链发展起来,带动更多的百姓参与到产业发展。

吕明琪:了解到您是一个非常自强不息的人,在成长期患有小儿麻痹症但是在家庭的鼓励下努力拼搏,获得成就,无数人因你的事迹感动、受到鼓舞,可以分享下您是因为什么样的信念、原则或者精神坚持到底、一路拼搏还获得如此成就的吗?

李韦荣:我的信念来源于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父亲,我虽从小患上小儿麻痹症,但父亲从小就告诉我除了走路慢一点之外,其他方面与常人无异,因此我一直很自信、很阳光,性格很外向,爱交朋友、爱打抱不平。我现在的成就也和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会据理力争,我承诺了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哪怕天塌下来我也会坚持做下去,努力到无能为力为止。

吕明琪:您对同样处在奋斗期或者低谷期的年轻人或者创业者有什么寄语吗?

李韦荣:现在的年轻人自身聪明,成长教育环境也比我们当时好了太多,因此道德文化、知识技能素养都非常优秀,我更希望年轻的创业者发挥他们所学,所长,把我们中华民族坚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责任肩负在每个华夏子孙身上,年轻人的群体更应该主动肩负这个担子。只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哪一个岗位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