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板栗镇竹产业对标县委政府“一园两廊三基地五板块”的空间布局,因地制宜,荒山大力发展竹产业,为引领群众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强化组织化引领
板栗镇镇竹产业采用积极推行“党支部+村级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巩固脱贫成效宣传和群众思想引领,将农户思想集中统一到发展竹产业上来;村集体公司负责推动项目实施,承接项目资金转化为村集体经济股份,集体经济占10%、农户占30%、种植业主占60%;龙头企业统一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和后期管护,并与农户签订协议,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联户联心,联户联责、联户联利的利益机制,以竹兴业,造竹兴富。
构架统一化格局
通过统一规划,盘活“三块地”,海拔1200米以上的荒山和撂荒地,在连山、扩面、提质、布景上下功夫,打造大坪、罗坪万亩竹基地;通过统一品种,坚持适地适竹,严格落实良种良法,将新种植品种统一为金佛山方竹。在现有3.7万亩方竹资源的基础上,新增抚育方竹2.7万亩。通过统一技术指导,严格落实种苗技术标准,规范种苗,验收标准,实现种植标准化、规范化。
夯实利益化根基
借助竹子本身净化空气本质特征,结合板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着力打造乡村示范点,把周边游客吸引到板栗休闲避暑,免费享受天然氧吧,进一步筑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理念;一方面农户按照利益股份机制,实现分红,另一方面,将自身土地进行转租,获取转租资金;除此之外,当地的老百姓还可以通过栽种竹苗、除杂草等获得务工收入。
下步,板栗镇将念好“山字经”,做足绿文章,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在连点、扩面、连片上下足“绣花”功夫,为守护绿水青山,共富小康而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