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一般分为早春、春夏、秋季、秋冬栽培四种。大棚生菜涉及到早春栽培。
早春栽培
生菜对环境的要求:
温度:喜冷凉、忌高温、稍耐霜冻。种子 4℃ 以上开始发芽,发芽最适温度 15 - 20℃,30℃ 以上受到抑制。幼苗在 12 - 13℃ 生长健壮,22 - 24℃ 以上会导致早抽薹。叶球生长最适温度为 16 - 18℃。温度过高是结球生菜结球松散和提前抽薹的主要原因。光照:生菜为长日性植物,喜欢充足阳光,增加光照时数可促使其提早抽薹。水分:整个生长期要求有均匀而充足的水分供给,但中后期灌水应十分谨慎,不能过湿或干旱后灌大水,以免叶球开裂与腐烂。土壤:以肥沃且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轻黏土最适宜,PH6.5 左右微酸性土壤最适宜生菜生长。养分:生菜生长期较短,主要食用部分是叶片,要求有充足的氮肥,同时配合磷、钾肥,适当补充钙、硼、镁等元素。
育苗:1 月上旬至 3 月上旬播种于大棚内,苗床应该保持在 15 - 25℃,以利于幼苗生长,及时做好通风透光、水分管理工作。一般苗有 4 - 5 片真叶时定植。秧龄不超过 25 天。
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 2000 千克或商品有机肥 400 千克、25% 氮磷钾蔬菜专用肥 50 千克或 52% 专用配方肥作基肥,全耕层深施,翻耕整细耙平后作宽 2 米的高畦(连沟)。
定植:2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定植于小环棚或大棚内,4 月上旬以后都定植在露地。苦叶与散叶生菜定植的株行距为 20 厘米x 20厘米,结球生菜为 30 厘米x 30 厘米。定植后立刻浇搭根水,以后根据天气与苗情及时浇灌,以保持植株正常生长。在少雨干旱时,每隔 2 - 3 天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长。营养生长盛期、封行、结球前期稍加控制,使得叶片厚实。结球后控制水分,以免裂球和致病腐烂,影响质量。定植后 2 周左右追肥 1 次,每亩施尿素 5 千克。以后视生长情况,在封行前或结球前再追肥 1 - 2 次,每亩施尿素 5 千克,结球生菜可增施三元复合肥 10 千克。
采收:定植后 40 - 50 天可采收,每亩产量 1000 千克左右。
病虫害: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软腐病。主要虫害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烟青虫、蚜虫。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药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