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抒雁 通讯员 吴卫荣)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黑蚱蝉,俗称知了龟、知了猴等,有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其药用价值亦很高,是纯天然绿色高级营养品。去年4月,来自东台的青年陶森华在十总镇育民村投入200多万元,流转400亩竹柳地,走上了一条养殖金蝉致富的道路。
这几天,村干部组织了几个村民在竹柳地里开挖排水沟。“管理金蝉的关键是防水,及时整理开沟,确保水系畅通。”陶森华介绍说。这片小树林里“风平浪静”,然而地表之下,成千上万只金蝉在蠢蠢欲动。“这树根下面就是小金蝉,对我们来讲这就是金条。”
7年前,陶森华还是一个从事通讯设备经营的商人。在一次出差的路上,从一位香港客商那里得知了养金蝉的益处,他觉得一个发财的机会来了,便毅然回老家进行金蝉的养殖,这一养就是7年。在收获财富的同时,他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于去年“相中”了育民村的这片竹柳地。
陶森华的“独门绝技”就是像种庄稼一样种金蝉,只需要把装着蝉卵的干树枝扔在地里就算种好了。“人工养殖金蝉主要就是进行人工孵化,而孵化的关键就是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幼虫孵化好后就可以种植了,这是人工养殖金蝉的关键一步。原先我们把金蝉种植在树枝上,再靠树根生长,第一次我们施了很多饼肥,确保了树木根系发达,因为金蝉是以吸食树根汁液为生,所以,人工养殖金蝉既不需要投料,也不需要管理,和野生的没有什么两样。”
挖水沟时不时能见到不少金蝉在树根底下笨拙地挪动着。“这些小家伙在地面爬十几分钟后就会钻入土中,吸食树的根系养分,慢慢长大。它们得在地下生长很久,入土后的小金蝉要在地下度过漫长的四年才能爬出地面,重见天日。”陶森华介绍说,“收获采摘时,在每棵树的齐腰部位我们会缠上一圈胶带。因为用光滑的胶带挡住金蝉,让它没法继续往上爬,这样既方便捕捉,又能延缓它的脱壳时间。并在每晚的7点到9点进行采摘。我们种植的金蝉每亩产量在200斤以上,按目前金蝉的收购价每斤50元来算,每亩销售额达1万元。”
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丁祝良说:“金蝉养殖是我村一个特色养殖项目,等养殖成功后,我们还将发动村民养殖,使之形成一定的规模,为村民增产增收另辟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