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生们的日常,与其他大学生差不多,理论和实践都不能少。“要想出报告,就要蹲麦田”,下田只是实践的必要形式。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种子科学系教授 孙连军

农学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技术的推动下,有广阔发展空间,能不断催生出新的专业。各行各业都没有那么轻松,田间工作确实很重要,但也只是农学专业的一部分。农学专业在学生培养上非常注重基础学科的培养,高年级时才会让学生根据兴趣来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

农学是个很大的门类,农林牧渔都算农学,在本科阶段一共有7个专业类46个专业,专业数量与理学相等,以解决人类的“吃饭穿衣”为首要己任。其中的7个专业类,与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分别是植物生产类、自然保护和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林学类、水产类、草学类。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的概念已经从种菜种粮、养猪养鸡范畴,变成含盖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农村种植致富好项目视频_农业节目致富经种植视频_科学种植致富视频

(图片来源丨公众号图库)

今年,多所农学类大学增加了本科招生专业。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增智慧林业、智慧水利、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三个专业;四川农业大学新增智慧农业、草坪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三个专业。

学农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自主创业或者到企业应聘。就业方向一般会选择进入花木公司、林业部门、动物检疫部门、外贸进出口企业、工商管理部门、大型养殖企业等。

而且,农业专业真的很炫酷。比如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以解决一切关于种子的问题。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种子,还能走进它们的微观世界,这是农科生独享的浪漫。

所以,不要小瞧农学生,真正能考进去的都是学霸。

“招生减章”也是一股清流

“招生减章”火爆网络后,学校方面表示尊重学生的创意和想法。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彭吉萍:

学生们非常朴实,也很真实,能让全国人民了解我们农业的一些特点和专业设置,其实是非常好的。

而社会舆论也很看好这一宣传,认为这是招生宣传的“一股清流”,不仅给云南农大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热度,也提供了一种高校形象宣传的新思路。

当下一些学校的招生宣传,一味追求高大上,走高端路线,而这则视频却俯下身来,扎根大地。视频中,云南农大的学生晒得黝黑,在地里劳动,言谈中透露着平实、幽默和坦然。

仔细品味,农业大学本身就该是视频所呈现的样子。这么一个“别致”的“招生宣传”姿势,挺好。毕竟,不用挖地的农大不是好农大,没有地种的农大培养不出农业专家。农业大学的实践精神,也要从土地中“长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除此之外,还应该看到同学在拍摄短视频时的真诚和投入,这无疑说明他对本专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丁习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自己毕业之后会回到农村,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努力,让农村的荒地恢复生机。

年轻人选择的专业,很有可能关系到今后的人生道路。有没有追寻理想的热情和执着?这或许将直接决定一位同学在专业领域所能达到的高度。进而言之,这也能引发同学们对高校专业学习的再认识——在了解到本专业并不光鲜亮丽的一面后,还能不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其中,做到无怨无悔?

在工业化浪潮之下,亲近土地、热爱农业似乎谈得很少,也不为大众所熟知,甚至很多人潜意识中,也并不希望孩子学农。但农业也未必是单调的、辛苦的、乏味的。任何一种学校、一个专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很多时候被流行的观念与选择遮蔽了。而这恰恰需要农业学子独辟蹊径地进行宣传与弘扬,让外界看到农业类大学本身的魅力。

大学之大

在于独立、包容和爱人之心

农业大学

同样可令大学精神昭昭

期待这则视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