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晓民, 郭书磊, 张新, 魏良明, 张前进, 曹丽茹, 刘海静, 邓亚洲, 张震, 王振华. 不同密度下玉米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的产量构成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9): 44-55.

[2]

徐丽娜, 安治良, 陈士林, 张怀胜, 进茜宁, 王平喜. 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强度和穗部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8): 11-17.

[3]

黄家庆, 刘岑薇, 叶菁, 王义祥, 任丽花. 不同反应条件下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变化[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5): 170-180.

[4]

陈艳, 吴健, 马海彬, 杨丽, 刘迎雪, 李成玉, 刘天学, 李潮海, 赵亚丽. 不同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3): 36-47.

[5]

邵泽强, 步欣潼, 勾千冬, 郭孝孝, 周琳媛, 王靖博, 李英华. 酒精废醪液体有机碳肥对小番茄根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3): 109-117.

[6]

徐梦珠, 杨小慧, 刘燕, 石玉, 宋红霞, 张毅. 钙锌配施对不同番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52(2): 124-135.

[7]

白天亮, 李杰, 冉杰, 杨辉, 乔承彬, 李培富, 田蕾.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QTL 精细定位的研究进展[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8): 1-8.

[8]

张书萍, 赵海岩, 刘晶, 张洋, 王大为, 肖万欣 . 氮密互作对春玉米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5): 23-33.

[9]

李建欣, 葛桂民, 黄文, 申爱民. 菌渣有机肥在口感番茄栽培上的应用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5): 117-125.

[10]

董晓星, 余路明, 牛旭旭, 张增光, 李胜利. 大跨度外保温型塑料大棚内番茄栽培温度适宜度评价和游程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3): 127-138.

[11]

张剑, 陈建华, 孙永强, 丁士富, 郑永涛, 董胜君. 西伯利亚杏不同树冠光合特性及产量差异[J]. 河南农业科学, 2022, 51(1): 107-115.

[12]

严宗山, 杨世梅, 李彦荣, 王蕾, 张想平, 陈亮, 王翠丽, 张自强. 不同黄沙栽培模式对温室番茄根际温度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5): 107-114.

[13]

陈越豪, 何光熊, 李婕, 史亮涛, 方海东, 史正涛. 基于面向对象GF-2 遥感数据的元谋热区番茄识别[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12): 170-180.

[14]

秦涛,刘新社. 热激处理下不同番茄砧木对茄子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1, 50(1): 129-133.

[15]

李君霞,代书桃,陈宇翔,朱灿灿,秦娜,宋迎辉,王春义,芮战许,梁秋芳. 种植密度对夏谷顶三叶和穗部性状的影响[J]. 河南农业科学, 2020, 49(7): 25-34.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