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为充分展示全州各地推动乡村振兴的新举措、新成效、新典型、新经验,楚雄日报社联动10县市委宣传部和融媒体中心,开展“乡镇党委书记话振兴”系列微访谈活动,挖掘乡村振兴亮点,展现乡村振兴成效,树立乡村振兴典型,推广乡村振兴经验,引导和激励全州各地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锚定目标、铆足干劲,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的“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楚雄日报》及新媒体将陆续推出“乡镇党委书记话振兴”专栏专题,持续发布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视频剪辑: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房满

楚雄市东华镇党委书记 胡华文:

近年来,东华镇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巩固烤烟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以枇杷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党组织+合作社+协会+枇杷产业”促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东华镇回引共产党员、农村优秀人才王兴平返乡探索发展高原特色生态枇杷种植,镇、村党组织动员62名党员带头种植,创办合作社,在党员的带动下,全镇11个行政村1286户农户种植枇杷13000余亩;二是坚持“政府引导”。给予资金、技术支持,成立兴蕴枇杷专业技术协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开辟了浙江、上海等省外市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坚持走品牌化路径,创建“彝州金果果”“彝州金果”“兴蕴”3个枇杷商标;三是坚持“项目驱动”。省、州、市组织部门安排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成800平方米车间出租给枇杷合作社使用,形成了产业发展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双赢局面,2022年该项目代表楚雄州参加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暨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擂台比武”,荣获二等奖;四是探索“利益联结”。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建立“二次返利”激励机制,将利润再分配,把返利折算成等额农资,发放给果农,促进了产业稳定发展。

东华镇发展枇杷产业的做法被省委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云南改革快报》、云南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州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专报刊发。兴蕴枇杷专业技术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表彰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

在下一步工作中,东华镇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以枇杷、猕猴桃等经济林果为抓手,加快桉树更替转换,打造林果产业新模式;依托制种业、肉牛肉羊养殖等产业,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增收新业态;抓好农旅融合,以小伍排农业观光园为龙头,依托紫溪山高山林海和马龙河低热河谷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助力群众增收,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通讯员 高一丹)

来源丨楚雄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丨钟国涵

审核丨雷发坤李彦锟 周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