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年来,安庆市宿松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电教远教“宣传、教育、服务”职责定位,通过强化组织保障、政治引领、宣传教育和作用发挥,不断增强电教远教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电教远教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组织保障,拧紧电教远教“责任链”。将党员电教远教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述职评议考核,明确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电教远教工作第一责任人,站点管理员、党建信息员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书记抓书记、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完善“月通报,季调度,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对各乡镇组工稿件报送、远教站点播放、万村网页更新等各项工作完成进度采取“月初提醒+月中调度+月末紧盯”模式,对未开机、万村网页更新慢等问题及时督促,确保电教远教工作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坚持“建管并重”原则,按照“五有”标准推进全县241个站点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管理员工作守则》《节目收看学习制度》《设备管理和使用制度》《信息反馈制度》等四项工作制度,制定远教站点年度、月度播放计划,印发《远教站点播放记录簿》,统一记录标准,确保管理有章可循、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电教远教“主阵地”。坚持电教远教姓“党”的根本属性,严把政治导向,服务中心大局。依托“宿松先锋网”“宿松先锋微信公众号”“宿松先锋视频号”等系列平台,持续深入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及时推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工作动态等信息100余条,转发“主题教育有声书”“安徽先锋有声书”等学习资源200余期。将党员电教远教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有机融合,定期发布精品节目推荐单,落实远程教育“必修课”、固定学习日等制度,丰富党员组织生活。积极开展“红色影视播放季”和党员教育电视片展播活动,播放《万里归途》《建党伟业》《上甘岭》等一批红色教育影视作品及电视专题片,在室内户外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学习,推动党员干部思想再“充电”、精神再“补钙”。今年以来,各级党组织共组织收看5000余场,党员群众参与学习人数达20000余人次。
强化宣传教育,奏响电教远教“好声音”。坚持把党员教育电视片制作作为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选题策划、拍摄制作、推广学用等方面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着力打造出一批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党员教育电视片。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精心打造《党建视点》电视栏目,今年来共制播完成反映选派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的先锋人物和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基层治理、“皖美红色物业”建设等典型经验做法节目11期。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摄制《大别山精神永放光芒》《思恩洞》《徐文藻:用生命捍卫信念》等5部微党课,并在宿松先锋系列平台展播,激励党员干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注重发挥制片创作专业团队优势,坚持“精雕细琢”,匠心打造党员教育电视片精品佳作,用“小切口”呈现“大主题”。近年来,创作拍摄的《长路》获全省第十五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评比活动二等奖,微视频《一路“邮”你》《同心守护未来》在安徽先锋微讯视频号展播。
强化作用发挥,激活电教远教“强引擎”。按照“学出效果,用出效益”目标,搭建服务平台,提升“实践课堂”实效性。将远程教育融入乡村振兴大讲堂,结合本地实际和产业发展优势,挑选优质电教远教平台资源课程,根据农业生产节令灵活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稻虾共养、林下养鸡、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性教学视频,不断提高党员群众的理论素养和技术水平。建立“远教+基地”“远教+能人”等学用模式,打造隘口乡食用菌产业基地、柳坪乡茶产业基地、千岭乡蓝莓产业基地等7个农业产业基地,组织农技站专业技术人员、致富能人、“土专家”等,分批到基地开展“送学送教活动”,通过面对面解疑、手把手教学,有效解决党员群众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增强致富本领。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水产养殖、瓜果栽培、电商直播实操技能培训等培训班700余期,覆盖党员群众5000余人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矛盾纠纷调解、交通文明督导等志愿服务,将教学成果检验在为民服务第一线。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解决群众诉求4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