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夏凉的房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能考察之旅第三课《冬暖夏凉的房子》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之间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在物体内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了解常见材料的导热性。

2.合作完成热传导实验,能进行科学探究发现。

3.增强探索热传导现象的兴趣,学习设计冬暖夏凉的房子,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热是怎样传递的;了解常见材料的导热性。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热传导实验和科学观察发现

实验材料:铜条、铁架台 酒精灯 火柴 凡士林 热传导演示器 温度传感器 冰块 热水等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和实验探究

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激趣,引出课题。

设置情境:视频——李奶奶家房子太热了,想不想为李奶奶设计一个冬暖夏凉的房子?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创设真实情景,激发研究的兴趣。

二、观察思考,提出问题。

谈话交流总结研究的三个问题:热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的方向,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发放实验材料。

根据现象思考,提出研究的问题。选择研究的问题,领取实验材料。

在情景中观察思考,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三、小组讨论,完善方案。

组织小组讨论,制订实验方案,并帮助完善。明确实验要求。

小组讨论,制订方案,汇报交流。

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汇报交流的能力。

四、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组织学生小组开展实验探究。

进行实验探究,填写实验记录单。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分工合作的意识。

五、实验汇报,分析总结。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汇报,引导分析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交流汇报,进行分析总结。

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和交流汇报能力。

六、学以致用、发展能力

课件展示常见材料的导热值。知道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解释一些生活中热传递现象和四种新型的建筑保温材料。

解释现象,思考总结。

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七、课后实践,发展素养。

提出思考问题,布置作业:访问相关人员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房子设计的知识。

加深理解,实践巩固,课后拓展。

提高课后探究学习的兴趣,为下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附:板书设计

冬暖夏凉的房子

物体间

热传递 高温 低温

物体内

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不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