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阜阳市颍州区九龙镇的农民周振峰,靠养殖蚂蚱走上了致富路。他的蚂蚱养殖基地位于九龙镇西刘村,占地约50亩,共有60个养殖大棚。棚内的地上密密麻麻落满了蚂蚱,让人不敢落脚。见有人靠近,蚂蚱立即“惊慌失措”地蹦到大棚的另一头。
周振峰曾外出闯荡20余年,手头有了积蓄后,就寻思着返乡创业。一次,他看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了解到,蚂蚱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同时还是治病良药,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养殖蚂蚱效益可观,前景广阔。他还打听到,如今饭店里油炸蚂蚱的菜品很受欢迎。
2014年,周振峰到河北沧州一个蚂蚱养殖基地考察,学习技术。当年秋天,他在西刘村流转了50亩土地,搭建棚子,种植饲料,走上了蚂蚱养殖道路。
周振峰介绍:“我们养殖的蚂蚱品种叫‘亚洲飞蝗’。养殖过程中,我们不喂激素、不打农药,给蚂蚱吃的是青草、麦苗、玉米叶等纯天然植物。大棚旁边的5亩地,长出来的玉米叶就是专门给蚂蚱作饲料用的。 ”
“除喂养饲料有要求外,养殖技术也是有讲究的。”周振峰娓娓道来,蚂蚱的养殖时间是从4月初到11月底,大棚的温度既不能高于45℃,又不能低于15℃。温度低时,我们用电热毯加温;温度高时,开一下塑料布透透风。大棚内的湿度要保持在约5%,天气干燥时,就用洒水机喷一下水。但是,养殖蚂蚱就怕大水淹,要是连续两天下大雨,就得采取紧急措施,加固塑料棚。
“虽然养殖蚂蚱辛苦,但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 周振峰介绍说,2015年是他的蚂蚱出产的第一年。头一年能养3茬,第二年就可养4茬。一亩地大约三个棚,一个大棚可出产蚂蚱一两百斤,按每公斤60元的价格计算,一年下来,一个棚就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总收入可达两百多万元。
“现在,我们的蚂蚱主要销售到周边市场。为便于长途运输,降低成本,将来我们准备建一座冷库,不仅可以就近卖活体蚂蚱,还可以向外卖冰体蚂蚱,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周振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