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鸭子一天得喂多少饲料?”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刘子南:“一天要4包饲料。”
记者:“你养了多少鸭子?”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刘子南:“养了1200只鸭子。”
记者:“这么多鸭子一天要排多少粪便?”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刘子南:“排200斤左右。”
记者:“200斤鸭粪便够不够这么多鱼吃?”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刘子南:“够了,基本上够了。”
一天200斤的鸭粪便通过转化成浮游生物后刚好是8000斤鱼一天所需要的饲料。至于一亩塘养多少鸭子每天能排多少粪便,再决定养多少鱼这些都是非常讲究的。
泸县水产渔政局长 张德明:“一亩塘能够养鸭子,一般来讲是30到50只。可以套养的鲢鱼是一亩塘300尾左右。”
罗能友的这种养殖模式纷纷被村民效仿,2005年初,全县的20000亩微型水利工程都搞起了鱼鸭混养。很快,12个月过去了,鱼塘里的鲢鱼终于可以上市了。
记者:“这个多重 这条鱼好大?”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艾中顺:“3斤多 4斤。”
记者:“这里边像这种大的鱼多吗?”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艾中顺:“多,很多。”
记者:“今天这一塘能捕捞多少鱼?”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艾中顺:“几千斤吧。”
记者:“这一网打下去就能捞完吗?”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艾中顺:“捞不完的 至少要5次。”
2005年12月,艾中顺等人把自己的第一批鲢鱼拉到泸州市水产品市场去卖时,发现市场上每天都有鲢鱼源源不断地从外地运往泸州,价格最高的也只有2元钱一斤。
泸县玄滩镇老油房村村民 罗开能:“每年我们这里到了冬天,湖北鲢鱼就要杀到我们四川来。”
经销商 曹继成:“他们的量比我们四川的量要多出一倍多。”
原来,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湖北的鲢鱼,湖北省拥有上千万亩的养殖面积,居全国第一,每年上市的鲢鱼多达一百万吨。一进入10月份大量的鲢鱼从湖北涌入泸州的市场,价格也就一路下滑,低至2元钱一斤。
泸县玄滩镇老油房村村民 罗开能:“人家一亩塘的鲢鱼可以达到上千斤,在我们泸州
特别在我们泸县范围内,我所知道的最高的一亩产量就是600斤。”
即使价格一斤只有2元钱,但是湖北鲢鱼因为产量高,养殖成本相对较低还是有利润空间。可是对于泸县的养殖户来说一斤2元钱就意味着要亏本。
记者:“有没有钱赚?”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艾中顺:“没有钱赚,亏本了。”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罗能友:“一斤鱼的饲料成本1.25元左右,人工工资得5.5角到6角,加起来就是1.8元左右,基本上没有钱赚。”
辛辛苦苦忙了一整年,连辛苦费都没有赚到,养殖户们有些心灰意冷。
泸县玄滩镇老油房村村民 罗开能:“白干了一年就没有赚到钱,肯定心里有点难受。”
为了养鱼大部分养殖户已经投入不少资金,他们不甘心就这么退出市场。2006年初,罗开能等人苦思后,决定要搞反季节养殖,要让鲢鱼提前上市。
泸县玄滩镇老油房村村民 罗开能:“鱼苗培育大点,早点卖,搞反季节鲢鱼。”
同时,养殖户们还在养殖密度上做文章。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艾中顺:“原来两亩塘一次下1000多尾鱼苗,现在一次下500多尾 600多尾,下少一点,鱼长得快一点。”
养殖密度的减小,鲢鱼的生长速度相对就加快,原来10月份才上市的鲢鱼现在提前两个月上市。2006年8月份,正是高温酷热天气,泸县的不少鲢鱼都已长到2斤多,相继可以出塘了,这一次,养殖户把鲢鱼拉到泸州水产品批发市场上卖时,市场上的鲢鱼果真寥寥无几。
鲢鱼经销商 雷清德:“外地的鱼、湖北的鱼还没有过来,湖北的鲢鱼每年都是10月上旬才开始进来。”
鲢鱼经销商 曹继成:“他们运过来走高速公路要10多个小时,天气热的话就运输不过来。”
湖北离四川泸州将近1000公里的路程,他们一般只在 10月份以后捕鱼,这样鲢鱼能耐运输。泸县的鲢鱼刚好打了时间差,8月份上市的鲢鱼自然能卖上好价钱。
泸县立石镇下湾村村民 艾天奇:“今年的价格最好。一般花鲢鱼价格都好,都是4元到4.5元一斤。”
提前两个月上市价格翻了一倍,尽管密度降低了总产量也就下降了,但农民总收入反而提高了。看到高额的利润回报,2006年底,全县都养上反季节鲢鱼。
记者:“这多重,这么大的鱼?”
泸县立石镇柏杨村村民 周国成:“五六斤。”
记者:“你一年收入多少钱?”
泸县立石镇柏杨村村民 周国成:“一年收入30万元。”
利用微型水利工程鱼鸭混养后,2006年,当地老百姓增加了12000万元的收入。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详细内容请登陆央视国际网站CCTV-7《致富经》栏目查询!
注: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