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择读博一开始,自己就有打算申请出国联培,一年多的准备,到昨天终于成功申请到CSC的奖学金,真的是非常开心,这一年的努力准备终究没有白费。出结果前就决定如果顺利拿到csc的奖学金,一定要写一个申请的经验贴,分享给同样想要出国联培的博士。
CSC申请一般在每年三四月份网上填报,在此之前,要事先准备好申请需要的各项材料,我提前了很长时间就开始准备。下面第一节先说一下我的整个准备过程;然后第二节具体说明准备各个材料的注意的地方以及重要性;最后说一下系统提交阶段的一些注意点。
一、整个准备过程
我是从一开始读博就想要申请CSC出国联培,所以提前很早就留心相关信息,当然,提前和国内导师说明了。我是硕博连读(硕士1年+博士4年),硕士博一阶段抓紧做科研,然后在博一第一学期有了成果,投了两次顶会都被拒了,然后投了一个SCI三区期刊(然后运气很好,去年年底这个期刊升了二区),因为之前会议审稿的结果比较有价值,投期刊四个月被录用。博一下学期和暑假准备雅思,我的英语属于那种半吊子状态,考了两次,两次都是6.5。但是还好这个分数申请CSC满足条件了。然后博二上学期自己写邮件套磁,之前有特意关注了一些跟我研究方向相关的实验室,所以投了大概三十封邮件,收到3个回信,确定了现在的外导。大概10月中旬拿到邀请信,外导办事还是很利索的,给我初步印象很好。之后我自己写了一个研究计划,发给外导大概修改了一下,然后材料大概准备完毕。
我们学校有校助的出国奖学金,在CSC申请失败的情况下可以学校作为Plan B资助,当然奖学金费用会比CSC少很多。我18年年底顺利拿到校助,可以作为备选,先给自己吃了定心丸。后面19年年初就按照要求准备各项材料,网上申请,比较琐碎,按照要求来就好。
二、申请CSC准备阶段要准备的材料
听说CSC的申请是一门玄学,有条件特别优秀的也会被刷,所以只能根据经验分享材料准备的注意事项,只做参考。
1、有自己的学术成果。一般有自己的论文被录用肯定是加分项。SCI,EI,或者专利,多多益善,能有的都写上。至少有一篇一作吧,然后可以蹭几篇挂名的文章。我导师有一篇论文带了我二作,实验室一师兄带了我一三作。
2、英语水平证明。虽然CSC的要求上说外导开具的面试证明就可以当做语言条件,但是这个选项一般没有考出来的硬。所以建议优先选择考雅思托福作为语言证明;其次是上外培训;最后再考虑外导开证明。
3、外导的邀请信。选择外导非常重要。有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1)尽量避开华人导师;(2)如果外导同一年发了很多邀请信尽量避开;(3)热门的学校貌似也尽量避一避,CSC肯定会筛选择优。(4)外导的学术能力,以及学术活跃程度以及级别也很重要。
另外,拿邀请信的捷径,一个是国内导师推荐,这自然省很多事;另一个就是投会议,既有学术成果,又有机会见到各种大佬,邀请信必然方便很多。我自己发邮件,基本上都石沉大海了。
邀请信应该包含的内容:
邀请信应包含内容
我选导师的经历:我申请的是奥地利的一所大学,世界排名大概三百多名,所以不一定非要top级别才能申请成功,当然就读top级别的学校肯定能为你的履历增彩。然后选择奥地利是因为我比较倾向于欧洲国家,所以就没有太关注美国和澳洲。我发的邮件收到了三个回复,第一个是一个华人导师,学术还可以,但是大学不是很厉害。那个导师跟我谈条件说邀请信发给我我就不可以再找其他导师了,他这样也没错,不过当时才10月我不是特别着急,而且既然出国了还是跟着华人导师出国的意义就打了折扣了,本来就只是打算作为备选的,他这样一说我就直接拒绝了他。第二个导师就是现在的导师,各方面印象都很好,视频面试也很爽快干脆,而且是个大佬,欧洲科学院院士,所以就愉快定了下来。他后来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把邀请信给我了,真的非常nice了。第三个导师是帝国理工学院的一个教授,但是他回复我的时候已经是我发完邮件一个月后,虽然帝国理工非常有诱惑力,但是我觉得和第二个导师已经说好,失信于人并不好,就回复拒绝了。
4、研究计划。研究计划内容详实有条理很重要,中英文双份,而且英文版要国内和国外导师签字。具体的会在下一节细讲。
三、系统申请提交
CSC网上申请提交大概在每年3月份,具体要自己及时关注,提前一个月注册账号,实现填写个人信息。然后填写内容我把需要注意的经验分享一下。
A. 基本信息。没什么好说的,照实填写就好。
B. 申请留学情况。专业相关信息一定要和邀请信的相关信息一致。所在部门有什么title,尽量多填。
C. 外语水平。有什么些什么。倾向于雅思托福>培训>面试证明。
D,E,F 学习工作经历。有什么填什么。出国经历,工作经历有的写上去应该会有好处吧。我写了我的在上海实习经历,以及本科去台湾和悉尼短期访学的经历。不过这些应该加不了什么分,但是会给评审印象很好,毕竟没有空着,而且这些经历能说明自己的在外交流独立能力。
G. 学术成果。分为论文、专利、参与项目和获奖情况。有多少填多少,这是我们学校的负责老师给我们的建议,这一块很重要,是加分项。我把论文(自己一篇SCI一作,两篇被挂名的二作三作,以及在投的一篇会议),参与项目(导师的各种项目)以及获奖情况(有一些校级的获奖)都填满了。专利是实在没有没得填。
H. 主要学术成果摘要。这个就是一定要有条理。建议采用总分的形式,先总的概括自己有几篇论文,参与了几个项目;其次分点介绍自己的成果。
I. 研修计划。
这一个部分也很重要。一是要有条理,而是内容充实,尽量写满它要求的字数。我分成6章去写的。(1)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突出国外研究先进,国内相对落后,所以很有出国的必要性。(2)留学单位,外校导师及选择原因。强调留学单位的排名,那因为的申请的学校国际排名不是特别靠前,我主要强调了实验室非常强。另外强调导师学术很厉害,学术地位(是不是担任种种期刊编辑之类的)以及学术活跃度(是不是经常出席顶级会议)。(3)学习预期目标的可行性。阐述自己的学术能力,英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适应能力。并加以详细佐证。(4)研究方向可行思路。可以分析一下有哪些方向是自己可以做的,然后需要利用外导的一些资源。(5)出国学习目的,预期目标、研究计划及所需时间。一条一条详细些就好。可以把第(4)点的内容放到研究计划里。(6)回国后的计划。要回报祖国回报社会,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J,K. 国内外导师情况。一些头衔什么的肯定要突出出来的。
最后,这只是经验分享,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有什么问题欢迎咨询。